一番角逐后,又去了八个,如今只剩八人。
那四人岿然不动,果然名列其中。
该如何是好呢?
中场休息。
“公公,潭州的姜姑娘和川蜀的毕姑娘已经入选,这两位才艺十分不错,这位姜姑娘听说被誉为湖湘第一才女,潇湘自古多俊杰,估摸才艺也不在京城诸女子之下!”
小顺子在程筠耳边低声道。
程筠另外两个心腹守在外头,里头只有惯常跟着她的小顺子。
“那个毕姑娘呢!”
小顺子嘶了一声,有些犹豫,“至于这位毕姑娘嘛,像是凭空出现似的,以前在川蜀也并无名,上报名单时,只说其父是七品之官,小的打探了一番,得知她父亲其实是位守书郎,听闻家中书籍万册,这位小姐虽然家世不显,并非望族出身,却是打小就在书堆里长大的!”
程筠听着有了几分兴趣。
“小的觉得她比较有希望!”
“那咱们助她们一臂之力!”程筠淡笑。
“是,公公,接下来的比试规则有变,此八人先是两两对决,最后剩下四人同坐,当场一题一题淘汰!”
“姜姑娘的下一局对手是谁?”程筠问道。
“是王慧纶大人的女儿!”
程筠眉头一皱,王慧纶满腹经纶,智计百出,其女也自幼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绝非等闲之辈,这个姜姑娘的前途堪忧。
“你派人去告诉她,王慧纶的女儿一定会以下棋赢她,而她则选跳舞,有机会扳回一局,至于第三局就看她造化了,你告诉她,如果能拖到第三局,届时让她注意身后雅间里的茶杯声,我会以韵律传诗经!”
“是!”小顺子听明白了,诗经曾按韵律谱曲,敲声长短不一,可通过韵律对应诗经里的字,便知传达者之意。
中午虽然程筠没有现身,却是各相中的姑娘送去了密信,对方知道有人帮她们,却不知道是谁。
“那那位毕姑娘呢!”
“毕姑娘对手是颜姑娘!”
程筠冷笑,神色明显一松,“告诉毕姑娘,背书以典故赢颜姑娘,提防她投壶!”
“遵命!”
小顺子出去布置,程筠继续寻思盘算。
很快,第二局开始。
率先上场的正是姜姑娘和王慧纶的女儿王晗。
这个王晗落落大方,举止投足皆十分自信。
随后二人比试开始,还真如程筠所料,王晗以棋术赢了姜姑娘,而姜姑娘找准了王晗弱点,那就是跳舞,扳回了一局。
接下来是第三局,第三局有考官出题。
程筠坐在案后,静静听着。
第三题是由副考官季博士出题。
“二位姑娘,想必知道《曹全碑》吧,蔡邕曾在曹全碑后背题了八个字,”他边说便有侍童将八个字写出来。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还请两位姑娘写下谜底!”
考官出题,底下鸦雀无声,两位姑娘寻思着,琢磨下笔。
小顺子注意到外头宽台上姜姑娘的神色,担忧回头,“公公,姜姑娘好像有些着急!”
程筠没办法,拿着笔头在茶杯上轻轻地敲打着。
声音不大,大家当是某些闲情逸致公子在扣击茶杯,却是足够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姜姑娘暗自倾听,通过韵律,对应起诗经里的字,这第一个字是“绝”,紧接着她又听出第二“妙”字,瞬间领悟,一口气写下来答案。
“公公,姜姑娘写出来了!”
程筠不再敲打。
外头传来声音,“正是‘绝妙好辞’四字!”
“两位姑娘皆答对,咱们进入第二题!”
这回换虞山书院山长解先生出题。
虞山书院是京城口碑极佳的书院,京城名门子弟几乎都会在书院求学,再去国子监赴考,这位解先生是名满天下的人物。
“老夫这有一首诗,大家猜猜谜底!”说着解先生不疾不徐摸着胡须把诗读了一遍,侍童也挂了出来。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请二位姑娘写下谜底吧!”
解先生读完好一会,台上的王晗和姜姑娘都没有反应,刚刚王晗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答出来了,显然是早知道那个典故,可这首诗,她磨蹭着笔头好一会也无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