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几重_作者:阿尔尼斯(24)

2018-01-01 阿尔尼斯

  其实刘彻终身都在和外戚势力做斡旋和缠斗。刘彻得帝位是因为外戚(姑母馆陶长公主和堂邑侯陈府),险失帝位也是因为外戚(祖母窦太皇太后和窦家);最终保住皇位还是因为外戚势力的手下留情。

  对于一个志向高远,心性激烈的年轻帝王来说,这样的经历绝对是刻骨铭心的耻辱。

  武帝一生,对外戚的利用和绞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制衡、打压、嫁祸、分化、剪除等等手段更是轮番使用,百无禁忌。

  同年,董晏成了‘主人翁’。此时不得不说一下长门宫的来历和主人翁的轶事。其典故出于《汉书东方朔传》,馆陶在丈夫在世时就已经有一个面首,名叫董偃。原先陈后被废所居的长门宫,正是董偃劝馆陶送给汉武帝的。只是现在是没有这一出了,因为长门宫早早的被阿娇要走了,他是做不了人情了。

  董偃和母亲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馆陶家。馆陶见了俊美的董偃,说:“我替你母亲抚养你吧。”于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府中,长到十八岁时,出去的时候坐的是高头大马,晚上与公主同寝。董偃相貌英俊,为人潇洒,性格温和。贵族、王公、大臣因为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结交。称呼他为“董君”。馆陶为董偃日出千金,及其宠爱。

  有一次汉武帝亲自到公主府中,公主拜谢,寒暄已毕,还没有坐定,汉武帝就问姑母:“我想拜见一下主人翁。”(《汉书东方朔传》:上曰:“愿谒主人翁。”)公主听了,赶紧下殿,去掉耳环首饰,伏地请罪。她说:“我行为无状,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该当死罪。陛下没有把我抓起来交给有司审问,已经很宽大了。死罪!死罪!”汉武帝让她起来。公主赶紧收拾好簪环,到东厢房把董偃引出来,一起磕头请罪。汉武帝并没有怪罪董偃,还赏赐给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摆筵,请汉武帝入席,亲自为皇帝奉食进觞。当时,董偃见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称为“主人翁”。汉武帝听了大笑,饮宴甚欢。宴罢,董偃贵宠之名,天下皆知。

  在中秋节的时候,刘彻牵着刘曦的手来到长门宫,看着床上的人,坐在床沿上,“娇娇,都到秋天了,你怎么还没醒来,你看,我们的曦儿都长大了,我就要敬告太庙立曦儿为太子了,你都要看不到这个盛况了,娇娇。”

  时间一晃到了元朔元年,嫡子刘曦被封为太子。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并且娶了已经丧夫的平阳长公主,而卫子夫成了一个京官的正室,没有像以前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夫妻和睦,少了宫廷的勾心斗角,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刘彻倒是念在以前11年的夫妻情分上,通过卫青的手给她多添了几分贺礼。在阿娇昏迷的第三年,馆陶的丈夫陈午在阿娇昏睡期间死,谥号‘夷’。

  元朔五年(前124年)无言陪着馆陶来到阿娇面前,让无言下去“我的娇娇啊,你怎么还不醒,已经6年了,你看你母亲的头发都白了,娇娇,你这是要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刘彻虽然敬我,但对堂邑候府可是毫不手软啊,还有曦儿,再等他长大,他的储君之位和刘彻定是要起冲突的,没有你还怎么协调啊,对了,那两个小贱人的孩子也已经正式入了宗谱,我的娇娇啊,娇娇。”伏在她身上抹起泪来,进来的刘曦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已经11岁的刘曦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不爱笑,像足了他的父亲。

  “外祖母你不要这样,母亲不会希望你这样的。”他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看向床上的人是深深的眷恋,“我的外孙啊。”抱着刘曦擦掉自己的眼泪。馆陶摸上她的脸,温度比常人要低,“娇娇你要是再不醒,你就要见不到我了。”

  睡梦中的阿娇觉得自己的魂魄又离开了肉体,无处依附,飘到了刘德的封地,刘德在当地的名声还是很好的,有诸侯王风范,也从不干压榨百姓的恶事,藏书丰富,有了纸张之后更是如鱼得水。

  阿娇到的时候他正坐在书房中抄书本,他瘦的厉害,以前的意气风发似乎都已经不见了,已经蓄起了胡子,看上去比阿娇老了10余岁,书房里是满满的书,一边还是竹简样式的,一边则是纸张样式的,在砚台旁边是一个木偶,停下歇歇手,拿起那个木偶,“阿娇,你怎么还不醒啊,不仅刘彻等得心慌,我也心慌啊,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你要是走了我就去找你,下辈子我一定要比刘彻更加疼惜你,阿娇。”说完竟落下泪来,阿娇不忍再看,出了屋外,看到了他的孩子,只见那两个她见过的孩子已经是豆蔻年华,“哥,父王又在书房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