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回首之绕君心_作者:净土梵音(72)

2017-12-26 净土梵音

  杨瓴手上一僵,继而搂紧我道:“你莫胡来……你若随念儿去了,我该如何向思儿jiāo代……”

  自前年深秋念儿过世后,我知杨瓴有心结难解,我亦是万分哀痛,因而从未与他说起念儿。今日我与他谈及旧痛,如同揭开昔日伤疤,杨瓴qiáng压年余的悲恸忽如决堤洪水般涌出,他与我压低声音于房内抱头痛哭,直至入夜。

  翌日清晨,天仍是漆黑一片,我自浅眠中醒来,揉着哭肿的双眼徐徐坐起。杨瓴亦睡得不甚踏实,我稍有响动,他便随我睁眼起身。我见他一双美目因昨日痛哭而无神,长睫似无力般耷拉于睑上,遂心疼道:“瓴君,你若是累了便再睡上一阵。”

  杨瓴摇头:“不必了”,他缓缓道:“阿凰,你可是去看了泰山南麓那块奇石?”

  “你亦知那巨石之事?”

  “我此番来鲁地,顺道去了趟泰山。听说那巨石日前有白鸦会聚,我便想,或是你亦去了那处,引来了群鸟。”

  “瓴君,你怎会觉得是我引了白鸦……你可是领命探查而来?”我心头打个突,不安问道。

  “阿凰你真是……那巨石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确是县官授意我来此查看”,杨瓴轻声道:“你病了一场又长途跋涉回外家,我亦是放心不下方来寻你。”

  “瓴君,我独自在家病了一场,忽觉很是落寞,因而想回鲁地来……”我靠在杨瓴肩上,问道:“瓴君,你此行可有探到异样?”

  “从前尚符玺郎逆霍大将军之意不肯jiāo出印玺,后大将军换了旁人担此职责。如今领符节令一职的议郎,姓眭名弘字孟,此人通晓经史,座下有弟子百人。阿凰,你可知此人?”

  “我曾听京城史宅里老管事们闲聊时说过,眭孟这人还有一爱徒亦是他外甥,叫颜安乐字公孙,师徒二人皆是出身鲁地。”

  “我行至泰山巨石处,便是见到那颜公孙。他不识我,我遂与他攀谈。他言泰山乃群山之首,历代君王若改朝换代皆需到此祭天报功。”杨瓴低声道。

  “我怎觉此语大逆不道啊?他竟妄言江山易姓?”我皱眉低呼。

  “我亦有此觉。阿凰,我来鲁地路上,又听闻昌邑一社庙中有卧地枯木,忽而起死回生,萌芽生叶。”

  “如此奇异,莫非此二事有关联?”我惴惴道:“瓴君,陵儿他可会受此怪事困惑不已?”

  “我须尽快回长安,阿凰,你随我回罢。”杨瓴看着我认真道。

  “可是病已……”

  “曾孙之事,我与侄儿商议。”

  杨瓴去寻史高议事,我用过朝食走出房门,泸楠竟在门外候我。我一惊,泸楠未等我转身便已上前道:“杨子恪去寻高弟了,他不知我在此。”

  我有些难堪,道:“泸楠,瓴君他并非此意……”

  “阿凰,你双眼怎的哭成这样?我见那杨子恪昨日赶来寻你,与你回房直至天明方出,我还道是你们小别后……难不成他欺负你了?”泸楠上前一步,将我bī至墙角。

  “我是你小姑,你怎的唤起我小名来?”我轻轻推开泸楠,“瓴君未曾欺我,你多心了。”我不敢多呆,跑回房里关上门。少顷,泸楠在门外道:“我放了些膏药在门外,你且敷敷双眼,莫要吓着祖母。”

  我拿了药膏敷眼,一个时辰后,我对镜看到我眼皮已消肿不少,遂出屋去寻母亲。我陪着母亲闲聊了一阵,杨瓴与史高便寻来,杨瓴道:“阿母,小婿有事须与阿凰今日快马回京,病已只得暂住于此,待高儿打点停当后将病已送回长安。”母亲握住我手笑道:“贤婿事忙,阿凰你且随他归家,好好过日子。”我与杨瓴遂拜别了风烛残年的母亲,驰马而去。

  回长安后杨瓴马不停蹄去了未央宫,我则慢慢走回迎紫里。少纹夫妇业已归来,见我回家皆是欢喜。待我进了主屋,少纹对我道:“姑娘可是嫌家里清静了些?我见姑爷态度似有回暖,姑娘可要加紧给姑爷添个小子?”我闻言心里一紧,其实念儿出生时已有仆妇说我出血过多,日后恐难再有孕,我这数年来肚子未再有过动静,想必亦是难了。杨瓴亦从未说过要我再给他添个孩儿的话,应是姬池私下里将我难孕之况说与他知。我料得少纹此话实是要我与杨瓴重归于好之意,遂作若无其事之状道:“孩儿之事勉qiáng不得,随天意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