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阻止而是承受了,展袖振衣犹如身后流云金光,霁月高悬,冷不外露。“既然你已经很清楚接下来选择的路,那么接下来的事就拜托孔大人了。”
“是!日后王爷若有任何差遣玄直绝不推辞!”年轻的监察御史尽管面色仍白,眼底却闪烁着无比坚定的锐芒,宛似尖锋铁笔只有历经百战的将军身上才散发的摄人气魄。
似乎连上天都想考验考验这些年轻人,一场危机不期而至,所有人还未回过神空旷街道上就已经七零八落躺满蒙面人尸体。展目眺望之,数团黑影死死围住幽阙一人,从刀下散发的阵阵冷冽衬托斜阳最后一抹温qíng也消失殆尽。
骤然间光圈如星河落羽般乍开,其中最亮的一枚直bī幽阙眼球,剑剑狠辣,次次要害,在他的臂上、胸上添了几道口子,但还是不能一击绝杀。
孔正泰虽为文官手无缚jī之力,脑子却一点也没迟钝,趁着刺客的注意力都放在幽阙身上,旋即往大理寺方向跑去,半路恰好遇见巡城士兵,待他亮明身份率领救兵赶到时,行刺的蒙面人只剩七八,电光火石之间,一人跃出手撒暗器直向幽阙袭来。
旁人还来不及喊完小心二字!他却早已察觉,身子顺势滚到一边,不急不躁,雄劲如酷阳烈日般内力灌-进随手拾起的木棍,手臂再一送便将平平无奇的武器化作长虹贯日,在天空描出一道血色弧线,长棍刺穿每一个刺客的胸膛,直到cha在第三个人的心上才停止。
闷哼一声,转眼又倒下几人,侥幸还活着的人也是损兵折将,身负重伤,尤其见到救兵已知,更是无心恋战,气势一下子弱了下去,眼神闪烁间,暗影已逐渐收拢羽翼,像跳跃的余辉零星撒在头顶瓦片,青砖之上,最后留给他们的是一地鲜血和幽阙孑然斑驳的影子。
这个人!
这个男人炫目的身姿几乎夺走所有人眼球,让他们忽视发生过的一切,甚至看不见满地鲜血。这种绝对的征服感让孔正泰也呼吸骤停,他的眸底不断上涌着如天边翻滚云海,浮浮沉沉,无休无止。
136.第三卷-第136章 攻心是为上3
??安王被刺杀的事很快人尽皆知,朝堂上也再度掀起滔天巨làng,官员议论互相猜测会是谁想要行刺这么一个刚回来的王爷?可再一联想这人最近gān的事又纷纷醒悟般苦恼闭嘴,满腹谏言就像咽口水般重新咽回到肚子里去。
相比朝廷的缄默,民间学子们却是气愤异常,试问天子脚下三番两次出现这等事,衙门始终捉不到凶手,尸位素餐,丢尽颜面不说,更在友邦面前抬不起头!所以抱有一致意见的学子三五相约齐聚昊天阁,当中为首之人qíng绪激昂,义愤填膺之态格外突显,让人感同身受恨不得立刻加入。
当中最为出众的还数上次那名布衣书生李延之——他言词犀利,句句戳中要害,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这样的人xing格偏激,容易钻牛角尖,原是议论京城诸事竟慢慢煽动成上书呈表,恳请上位者彻查、严惩无能之吏,进而推行改革之举。
笔锋刚收,陈qíng书上最后一个名字才刚刚写完,楼外突然闯进几十名衙差,目标明确直奔这边将学生们抓的抓,追的追,一个不漏全部带走押送监牢,连桌上的陈qíng书也不放过一并带走,不过半途中却被京兆尹转送另一处地方。
那是一座不起眼的府院,绕过影壁里面有一个空旷小院,京兆尹将怀中东西呈给一名中年男子,而那人接过后也不展开,目光轻落一瞬,唇角便上勾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他目光沉和,似对将来发生的事已胜券在握,低头吩咐几句恰好头顶树梢的鸟儿叽喳叫唤不停,只能依稀听见几个字:“宴会之上……借陈qíng书发难……”
京兆尹听完朝宁文渊轻轻点头,将书册重新纳入怀中后躬身告退。返回衙门时天色刚黑,未过多时又来了一名不同寻常的客人。
“哦?孔御史想见见牢里的学生?”京兆尹拧着眉,眼底有些缕惊讶。
通报衙差再一躬身重复道:“是的!他希望大人您能行个方通融一次。”
孔正泰此人京兆尹未曾有过深jiāo,但听此人xingqíng耿直,为人公正不徇私,即便立场不同给几分薄面也是可以的,于是目光闪了又闪思索片刻姑且同意且吩咐衙役务必伺候妥当。
有了京兆尹的许可孔正泰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大牢,越走越深,光线也随之晦暗,等走到一处房门前,目光微落,停住脚步,吩咐衙役几句后便独自上前,走几步,对里面人问:“李兄,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