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央听了也不乱问,看向林叔,林叔点点头,“入冬后,进山要用的油布棚子和网兜弓箭,郝老弟都跟我商量过了。今天先让他回去歇一晚上,明天我就和她跑一趟镇上。”
水临镇何止一条下河,游船都有渔具,镇上自然也有专卖渔具的铺子。
有林叔盯着,赵彩央没有不放心的,让秦氏装了些家里的菜ròu包给郝大叔,又嘱咐几句,就让郝大叔先家去安顿。
郝大叔和另两户佃户赶在村南落脚,菜地什么都还没打理出来,赵家时不时就帮着接济些小东西,郝大叔也不多客气,笑着谢过才告辞出门。
晚饭桌上,林叔才和赵彩央商量,“之前府尹夫人留下的几个闲帮,有一个就是青灵村出身的。我看着人挺踏实能gān,打猎事了他又私下找过我几次,似乎是有意来我们家谋条稳定的出路。今天我问过郝大叔,也说他是个肯出力,xing子踏实的。我想着过一阵我们要去云南府过年,不如就雇了他给郝大叔打下手,有什么事也好和另两户佃户一起照应着。”
那个闲帮姓王,家中行五,上头几个哥哥姐姐都成了家,王小五不喜农务又读不了书,家里就任他在镇上做了闲帮,接点零散活计赚几个大钱。
自在归自在,却也不是个正经生计,既然想到来赵家做活,心里应该也是有些成算的。
如今的赵家也不怕谁敢动什么歪心思。
赵彩央倒没有反对,只jiāo待林叔,“您先去县衙问清楚王小五的底细。要是能用,至少要签个活契。”
王能和马照跟着易生去了府衙,临走前特意带了个关系铁的衙役同僚上赵家认脸,赵家有什么事都找这个衙役帮忙。
林叔无有不应,次日带着郝大叔去镇上时,顺便去了趟县衙,找上那衙役帮忙办王小五的事。
青灵村是水临镇镇外的老村落,不似其他村的一大群族人是后来才建起的村子,祖上几辈都好查,那衙役不过半天就从户房那里抄了份攥本,亲自送到林叔手上。
王小五在镇上做闲帮也有些年头,非但没惹过事,家底也清白,林叔放下心来,和赵彩央知会一声,就带着王小五去府衙办了活契。
五年活契,王小五要是个能gān的,也足够他做出番样子来。
正文 第612章
只是,赵彩央正在家中列清单整理嫁妆时,林叔中途返回,看着赵彩央一脸愤懑。
看林叔这个样子,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林叔,是不是那赵南青给你麻烦,这活契办不了了?”
林叔一听,原本生气的脸上满是讶异。
赵彩央摇头一笑,“罢了罢了,这活契既然办不成就算了,我刚才还在担心如果办成了日后这赵南青少不了要暗地找麻烦,现如今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林叔,这段时间你就让王小五先跟着郝大叔gān活吧,然后你跑一趟云南府,让易生去办这件事就行。”
林叔一听,眼睛一亮,对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让易生去办这个?直接越过县衙去云南府也是可以的啊!
想到这里,林叔连忙点头,不再多说什么,带着王小五就去了郝大叔那边。
那王小五倒也是个会来事的,来赵家认过门,转头就去了郝大叔那里,打起下手来没有丝毫抱怨,全凭郝大叔吩咐,看郝大叔家除了郝大叔自己没个顶事的男丁,每天除了上山打猎的活计,晚上下工前都回去郝大叔家,帮着做些粗活脏活,没两天就和郝大叔的闺女小子打成了一片。郝大叔对王小五赞不绝口,也肯教他打猎识别药材的事,听林叔回来说起,赵彩央闻言笑了笑,不置可否,表面功夫做起来容易,人到底如何还要多看些时日。
赵家学堂开学了,一切都有序进行了,易生爹坐着马车回了青灵村。
房上和房下两兄弟先行护送林叔回来。
等到易生爹回青灵村时,身边跟着的除了孙大郎,还有个面生的中年男子。
易生爹在云南府逗留了近一个月,拉回了满满一车的东西,除了自己的一个小姐妹送上自家绸缎布匹,还有易生爹自己置办的一大堆物件。
赵家院内一阵忙乱,临近午时才算安置妥当,赵彩央和梅箐前脚才跟着易生爹进了中厅,林叔和秦氏后脚回到家,抬脚也跟了进来。
一番寒暄过后,见人都齐了,那面生的中年男子才躬身见礼,由孙大郎引见给赵家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