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个主意很好。许多伤残将士虽然也得到了抚慰金,但是数目并不是很多,加上一家子老老小小需要养活,仅凭那一点抚慰金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安家能够收置一部分残兵的话,哪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也算能够减轻朝廷的一些负担了。
皇上夸奖了国公爷一番,国公爷倒没有居功,只说这个主意其实是他的小侄女想出来的,顺嘴又将青璇夸了夸。
皇上倒是被国公爷口中的小侄女逗笑了,更是好奇,一个六岁多的小娃娃,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主意?
皇上笑道:“你那侄女叫什么名字?有机会朕倒是要见见她。”
国公爷笑着说道:“那是我三弟的女儿,叫安青璇,今年六岁半,在修儒书院念书呢。”
“哦?”皇上诧异的说道:“原来是她?”
国公爷见皇上的反应很奇怪,不禁也是一怔:“莫非皇上听过我这侄女的名字?”
皇上微微一笑:“我虽然只听过她的名字,但没有见过。皇后却是见过她的,而且这个孩子与太子的关系,似乎很不一般。”
国公爷这一次倒是真的愣住了。
皇上慡朗一笑,“就这样吧!等到除夕宫宴的时候,你把她一起带来,让朕也见见她。”
国公爷答应了,又跟皇上说了一会儿话,才告退了。
回家的途中,国公爷越琢磨皇上话中的意思,越觉得晦莫难明。
回到家与国公夫人一商量,都认为青璇年纪虽小,可却是个不简单的,一定要尽力与她jiāo好才是。
老国公这边,自从前些天发生了那件事以后,越发认为这个三儿子这些年行事越来越不成样子,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儿子身边没有一个能帮衬得了的女人。
妻贤才能夫贵嘛!
老三身边围绕的都是那种上不得台面的女人,他自己当然也就起不来了。
所以老公下定决心,让老太太一定要在短期内,给安正鸿再娶一个妻子回来。
老太太却犯了难,给安正鸿找一个合适的正妻人选,又岂是如此容易的?
门楣不能太低,家室也要清白,而且还必须是嫡女。可是这样人家的女儿,又有几个愿意做续弦,而且一进门就做好几个孩子的后娘呢!
为了自己三儿子的婚事,老太太几乎cao碎了心。
与她犯愁同一件事的,还有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大夫人韩氏。
儿子安景华的婚事,也实在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啊!
正文 第119章 他心目中的她
安景华是城阳公府的嫡长孙,他的婚事自然不能马虎。
只不过在大夫人韩氏的心里,却另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安景华的出身。
安景华固然是嫡长孙不假,但他的父亲,只是城阳公的一个庶子而已。
无论景华的才学有多么出众,光只出身这一点,就是他的死xué了。
那些与城阳公府门当户对的人家,又怎可能将自己的嫡女嫁给一个庶子的儿子?
可是若只能给儿子配个庶女,韩夫人却满心的不愿意。
景华可是状元之才,怎能配一个庶女?
为了这件事,韩氏没少暗地里抹眼泪,也逮着大老爷狠狠发了几次火。可就算抹眼泪和发脾气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韩氏无奈之下,只得去找老国公拿主意,老国公听了以后半天没言语,末了说道:“只要对方家世清白,女孩温柔贤惠,孝顺父母,会持家,门第就算低一些也没什么。门当户对,未必就是好事。”
韩氏听了老国公的话,仿佛醍醐灌顶,将媒人们送来的各家庚帖重新又看了几遍,终于选定了一家。
御史大夫孔舟之女,十一岁的孔则君。
大老爷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才十一岁啊?”
韩氏瞪了他一眼:“先定亲!景华也才十五岁,急什么?等到明年开chūn的chūn闱若是得中了,以后迎亲的时候也好看些,就算没中,三年以后景华也才十八岁,那会经验更足,肯定能考中的。到时候那孩子也十五岁了,来个双喜临门!”
她喜滋滋的想着,几乎没笑出声来。
大老爷对这些事qíng懒得管,做惯了甩手掌柜,媳妇愿意怎样就怎样好了。
他去廊下提了鸟笼子,chuī了两声口哨,自自在在的遛鸟去了。
韩氏冲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真是对儿子的事qíng一点都不上心!儿子若是只靠他,这辈子都别想娶媳妇了!
她先将自己选定的媳妇人选告诉了老国公和老太太,见两人都没说什么,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