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有更多的臣子也站到了大殿中央,齐声说道:“皇上,臣等皆附议。”
孔舟朗声说道:“皇上,国之根本,便是一位贤明聪慧的太子,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炎武国国祚长远。还请皇上圣明决断,废太子修,改立太子。”
皇帝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依孔大人所见,朕该立哪位皇子为太子好呢?”
孔舟微微一怔,朗声说道:“臣是言官,只向皇上谏言,而不会妄加gān涉皇家之事。立谁为太子,自然是由皇上来钦定。”
皇帝微微勾唇,面上看不出是喜是怒,淡声说道:“爱卿也说了,立谁为太子,是由朕这个皇帝来定的,是不是?”
孔舟愣了一下,“是......”
皇帝轻哼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只属意太子修,这个太子之位,就让他继续做下去吧!”
孔舟没料到皇帝居然会这么说,一愣之下顿时急声说道:“皇上!臣刚才也说过,太子修并不适合为太子!”
皇帝声音微冷:“孔大人,你既然只是言官,谏不谏在你,而听不听则在于朕!好了,你话已说到,只不过朕不予接纳!你退下吧!”
孔舟还想说什么,旁边的吏部尚书扯了扯他的衣袖,示意他别再说了,孔舟只好悻悻的退了下去。
这时又有别的官员上前,开始做另一件事的奏对。
其实废太子这个议题并非今日第一次被提出,这些年自从太子显露出同常人不一样的xingqíng以后,满朝文武就已经暗自低估不断了。
从三四年前开始,就已有人大着胆子开始谏言,请求皇上换一个太子人选。
毕竟炎武国立国也有好几百年了,从未听说过一个疯傻子的太子,能够为储君的。
将一个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一个又疯又傻的太子,那这个国家大概也长远不了了。
孔舟却不气馁,这次不行,下次再继续谏言好了。
太子,必须得换人。
过了小年,学院放了假,国公爷安正宥找了一个教导礼仪的嬷嬷,来教青璇学宫规,说除夕宫宴的时候,会带她进宫参加除夕宴。
本朝皇帝向来节俭,即位许多年了,这也不过是第二次举办除夕宫宴,所以机会实在难得。
青璇却很诧异,这除夕宫宴跟她又有什么关系?
二伯是国公爷,带上自己的儿女倒也罢了,自己不过只是他的侄女,有资格进宫吗?
国公爷只笑着对她说道:“你也算是皇上的外甥女,怎会没资格?”
青璇却撇撇嘴,没有说话。
按辈分来说,她的外祖母跟老皇帝虽是兄妹,但又不是一个娘生的,关系怎样她虽不知道,但想来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等到她母亲这辈,她母亲不过是个郡主,当今皇帝与母亲也就只剩下一个表兄妹的名头,qíng分愈发淡薄。
所以青璇可不会天真的以为,皇帝是真的想念她这个外甥女,想好好与她叙叙甥舅之qíng才召她进宫的。
此次能跟随国公爷一起进宫的只有安景瑜跟安青秀兄妹,以及一个额外加进去的青璇,连安景华都没这个资格。
只不过安景华向来豁达,也不以为意,他现在一门心思,只忙着备考,除了吃饭,几乎连房门都不出,天天除了看书就是写文章,青璇觉得她这个大哥已经魔怔了,可是不管怎么劝说,安景华只是不听,发誓这一次chūn闱考试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绩。
要准备进宫,景瑜跟青秀都很激动,学起规矩来,认真的不得了。
青璇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她也进宫过两次,可惜给她的印象都不是很好。
但是看着哥哥姐姐如此雀跃的模样,自己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另类,跟着他们两个一起也认真学了几天。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从申时开始,几个孩子就开始沐浴,穿衣打扮,好一顿忙活。
酉时初刻,国公爷备好了马车,带着几个孩子就进了宫。
这一次,马车没有停在角门,而是停在了皇宫的正大门前,虽然没有从正门进入,可是侧门大开,守门的侍卫们验看过他们的身份以后,马车就从侧门进入。
又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停了下来,几个孩子依次从马车上下跳下来,却见马车停在一栋金碧辉煌的宫殿跟前。
自家的马车旁边已经停了无数辆马车,想必都是其他早早来到的勋贵大臣家的马车。
国公爷又jiāo代了几句,无非是进宫面圣的各项礼仪和规矩以及注意事项,这几个孩子都点头答应着,这才放下心来,一手拉着一个女孩儿,缓步行上高高的白玉石阶,朝着殿内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