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春闺_作者:狐狸糊涂(34)

2017-12-16 狐狸糊涂

  就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杨桃按住心里的欢喜,直起身子赔着小心道:“三房人,每房每月给您二老半吊钱,每年每房给您二老两石(约230斤)粮食,地里的时蔬您二老随便吃。”

  粗喘着气的阿奶忍不住要开口,阿爷一眼风扫过去,阿奶便梗着脖子别过头,死咬着唇没出声。

  杨桃偷偷朝众人扫了一眼,见大家反应都不大,才又接着说道:“家里的地按四份分,最肥的留给二老,其余三房人平分。往后各人的收支各人自己负责,不许欠二老半个大子儿,不许朝二老要半个大子儿。

  房屋不许动,各家做饭要么伙用大厨房,要么自己想办法去弄小厨房。但有一点,不许闹得人尽皆知。”

  大伯娘赶忙附和:“不会不会,分家又不是光彩的事,我们哪有脸到处说?”

  “大伯娘错了,我们没分家。”

  杨桃转头看着大伯娘,神qíng很是严肃:“各房管了各房的钱口袋,可咱们还是一家人。谁家出了大事,大伙儿都得博了命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要是偷jian耍滑钻空子,那对不起,没收了全部家财滚出老杨家去。”

  “别想着能转移家财哭穷,只要二老还在,就谁都没有私财。真出了事,二老一封状纸,就能让县老爷将咱们查个底朝天。到时候丢人现眼,谁都没脸活在这世上。”

  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钱各管各,但家不能散,骨ròu亲qíng不能淡。

  杨桃说得条理分明、掷地有声,大伯娘听完就拍了大腿:“我觉得这法子行。老二媳妇闹成这样,也就为存点银钱给几个儿子说媳妇。只要她能管住了自己的钱,还闹什么分家?”

  大伯看了看阿爷的脸色,见阿爷不表态,也大着胆子问杨桃:“你说的大事都有什么?揭不开锅算不算大事,要求学要赶考算不算大事?”

  说到底,还是防着三房!

  杨桃细细听着,更坚定要必须分家的决心。

  她看着大伯父斩钉截铁的回道:“二老要揭不开锅那是大事,其外谁揭不开锅都不关大家的事。我说的大事,是生老病死。但凡威胁到生命,几房人就必须豁出了xing命去护。只要和xing命无关,帮不帮的没有硬xing要求,端看大伙儿的良心和qíng谊。”

  大伯父点了点头,看来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叶氏也打量着老子子的脸色开了口:“其实这样也行,咱们让了一步二嫂也好回家。咱们大家庭不能散,二房这个小家也断不能有闪失。

  孩子们一天天都大了,该说媳妇的要说媳妇,该嫁闺女的要嫁闺女。这时候闹出来和离的事,对后辈不好。”

  阿奶低着头垂泪,死活不肯说话。

  明的说是分钱不分家,可钱都分了,哪儿还有家?这个杨桃,不过就给了大伙儿个自欺欺人的假象。

  阿爷抬头问杨老二:“你怎么说?分钱不分家,你媳妇能答应不?”

  杨老二捏着拳头站起来,红着眼睛道:“她要还不答应,那就给我滚,远远的滚。”

  说着话‘咚’一声跪在了他爹面前,庄重的磕着头道:“爹,娘,孩儿不孝,可孩儿也有一大家子,孩儿的家也不能散啊!”

  阿奶擦gān泪,转身进了里屋。大伙儿看着阿奶的背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阿爷端着粗碗猛灌了自己两口水,使劲将碗顿在了桌上:“都记清楚了,你们是至亲血ròu,往后谁要敢丧良心,我亲手宰了他。”

  满屋的人都跪了下来,磕头回道:“儿子(媳妇)不敢,儿子(媳妇)不孝。”

  “那就这么定了,趁着都在,将地分了吧。”

  杨家穷,统共不到五分地,其外的八亩地全都是租种财主家的。

  杨桃给他爹使眼色,做口型道:“地不分,租地分了就行。”

  统共就五分地,四家人怎么分?

  杨老三从来孝顺,得了闺女暗示便不管两个哥哥的意愿,自己先开了口:“家里那五分薄田就别分了,二老留着种点喜欢的吃食。剩下的八亩,咱们三兄弟分。”

  大伙儿都没意见,只大伯娘撇了撇嘴,嫌杨老三没让大哥说这句话,自己去讨好了二老。

  阿奶捧着个黑匣子从里间出来,眼睛红肿得厉害,可到底没再哭了。

  她拿钥匙开了匣子,从里面颤巍巍捧出了银钱:“这里有十五吊整钱,七百二十八纹散钱。既然要分,那就都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