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官员,说话要严谨。京兆尹没有周管家重伤乔安的证据,只能点到即止:“周管家虽说只是个奴才,却也是牵扯着敦亲王府的脸面。这么短的时间出了这么多事,下官请王爷示下,这案子到底该这怎么判?”
王爷将证据一巴掌拍在小叶紫檀的桌几上,脸色越发浓黑:“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我敦亲王府难道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你把所有证据都摆在本王面前,本王有别的选择?难道要当着别派官员的面,明示本王纵容手下违法乱纪,作恶行凶?
耿直的京兆尹没卖出去人qíng,反倒碰了一鼻子灰。他讪讪的拱手作揖,告辞离开。
可等京兆尹回了衙门,王府却又派人过来传话,说是:“王爷仔仔细细的审过了,此事和周管家无关,更和敦亲王府无关。所有事qíng都是黑心商人胡掌柜一手谋划,从六面山采购的全部药材,都存放在胡掌柜在京郊的别院里。”
那送信的人还给京兆尹带了个信:“周管家有心疾,听说有人假冒他的名头作jian犯科,一气之下犯了病。多少大夫都去看了,不经用这会儿已经去了。明儿个周家就要办丧事,大人若同qíng他死得憋屈,倒可以去灵堂上柱香。”
这……
安济堂的案子都没等京兆尹再好好审,那些个‘案犯’就全部畏罪自杀了。京兆尹将六面山的真药材拿出来,按分量给受害人调换。
即便这样,这结论也不能让京中的百姓信服。街头坊间渐渐流传杨桃势大,买通官员谋害了胡掌柜的流言。更有好事的将先前回chūn堂的事qíng联系了起来,他们说:“哪里是回chūn堂坑蒙拐骗,是这对小夫妻缺银子缺疯了,栽赃陷害了回chūn堂。”
“听说那个叫乔安的来年还要考会试?你们说这样的人要当了官,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还有活路?”
“是这个理,绝不能让他考成。”
“是得让他连考场都进不去!”
第二百一十章:恩怨
民间对杨桃怀着最大的恶意,对和她有连带关系的乔安和杨chūn晓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即便乔安还在昏迷之中,外界对他攻击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身居庙堂的高官们却另又消息渠道,尤其胡掌柜在京郊的那处宅子原还是周管家的私产。自打出了这事,先前回chūn堂的真正东家,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了。
童大人率先来看望乔安,顺道给杨桃吃了一颗定心丸:“照顾好乔安的身子要紧,旁的都不要cao心。圣上英明,就凭民间那点无事生非的谣言,还动摇不了乔安和杨chūn晓的前程。”
送走童大人没多久,乔安也就醒了。
杨桃看着他睁开的眼睛,忍不住湿了眼角。她借口去给他倒水背转了身子,不想让乔安看见她的脆弱。
敦亲王府那边知道昏迷了快一个月的乔安竟然醒了,气得王爷当场就砸了茶盏。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狗东西,坏了本王的好事!”
门客也气得胸口疼,他和王爷在朝堂早就做好了安排,只要乔安考便一定不会中,哪怕他做出再锦绣的文章,也一样只有名落孙山。
三皇子崛起也才一两年,手中可用的人并不多。乔安自打进了国子监,进步神速,文章锦绣。他这边一落第,三皇子那边肯定会有应对。到那时,就是王爷收网的时候。
从上到下一网打尽,就连远在蜀州的乔、杨两家也别想留一个活口。
可如今……
门客赵博也是捶胸顿足:“天子脚下,周管家竟也敢行那样不法的事qíng。都不说安济堂坑害百姓的事qíng,只回chūn堂用那样的手段讹人,上面知道是王爷您的产业,咱们王府也吃不消啊。”
王爷斜了赵博一眼,用力捏着手里把玩的一串翠绿十八子,恨不得徒手捏碎了一般。
“只当他是个做生意的奇才,投进去区区三万两银子就能将生意做到京城最大。哪知道用的是这样的龌蹉手段。”王爷越想越气,直接将十八子扔在桌上摔了个稀碎。
“我敦亲王府就缺那一年一百多万两银子的收益?畜生东西!”
赵博跟着骂了周管家祖宗十八代,最后还是只能劝王爷收手:“周管家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便是敲晕了乔安。那小子竟然顺着胡掌柜的线查到了周管家身上,不仅如此还将红袖招也牵扯了出来。若当时没将他打晕,只怕送到京兆尹手里的证据,还要冠上王爷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