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_作者:八月薇妮(679)

2017-12-11 八月薇妮

  大理寺卿心头发寒。

  虽然敏之是皇后所宠爱的人,但是武皇后的心思到底如何,却并非是能被人臆测到的。

  何况上次梁侯犯事,武皇后也并未表露出袒护之意,反是陛下相护……

  避祸自然是正理,但如果马屁拍到马腿上,被皇后以“不作为”的罪名踢上一脚,那又往哪里说理去。

  大理寺卿心头掂掇,犹豫说道:“这个……你且再让我深思。”

  袁恕己道:“按照小弦子所说,她担心周国公还会对她不力,大人若是怕得罪周国公,不如先将此案接下,记录在册,若将来陛下跟皇后问起来,好歹我们有个正在调查的借口。”

  大理寺卿斜睨他,总觉着有种要上贼船之感,然而他的内心仍是拒绝的。

  两人在内相持不下,阿弦站在门外,不知大理寺卿是个什么决断。

  她仍是担心虞娘子,沿着廊下缓步而行,不时回头看看,然后再向着门首张望一眼,恨不得立刻前往国公府讨人。

  正徘徊间,忽然听见前方有人道:“你果然是来任职的?”

  一人答道:“正是。”

  “为何我们并未听说今日有什么来任职的人?”

  “呵呵,原本是我心急来早了一步,稍后自有旨意跟吏部的文书递送。”

  “笑话,既然都没有任何文书,我们怎能相信你是何人?莫不是哪里来的混子……”

  阿弦听着那人声音沉稳,竟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便往门口走了几步。

  将到门口的时候,阿弦扬首看去,却见大理寺的门卫拦着一个身着布衣的中年汉子,那人国字脸,三绺长须,身量魁伟,被门卫如此盘问,却仍只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

  忽然侍卫问道:“对了,方才你说你叫什么?”

  那人呵呵一笑:“狄仁杰。”

  阿弦听着这个名字,忽然倒吸一口冷气。

  她像是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身不由己前行几步,门外的狄仁杰也察觉有人靠近,便抬头看了一眼。

  目光相对,阿弦心头一震。

  “……会有个厉害的大人物来到长安。”

  “十八子在想事儿呢,不要扰他……对了,你说的厉害的大人是……”

  “当然是狄公狄老爷,你难道没听人说,他在汴州跟并州的时候,断案如神,名声在外。”

  “啊,是狄仁杰!”

  这是那天在户部的库房里,huáng书吏跟那两个新鬼闲谈的话。

  当时阿弦因心心念念想着卢烟年之事,并未在意,如今听见这个名字,这才记起来。

  这会儿门口的侍卫哼了声:“狄仁杰?没听说过。”

  忽然身后有人道:“这位狄老爷的确是来上任的。”

  侍卫回头,却见是阿弦快步走出门来。

  侍卫忙笑道:“咦,十八弟,你莫非认得这位先生?”

  狄仁杰正也看着阿弦,双眸里流露温和笑意。

  虽然是初次见面,却像是早就认识。

  阿弦心里觉着奇怪,当着众侍卫的面儿,只好扯一个谎话:“是,而且袁少卿也正等候狄老爷呢。”

  侍卫们这才忙道:“原来如此,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狄大人快请入内。”

  狄仁杰一笑,向着两人拱手作了一揖,这才迈步进了大理寺的门。

  陪着下了台阶,两人往内而行,狄仁杰道:“多谢小兄弟替我解围,不知如何称呼?”

  阿弦道:“我叫朱弦,人家都叫我十八子。”

  狄仁杰面上笑意更胜:“原来果然是十八子。”

  阿弦诧异:“您知道我?”

  狄仁杰又是一笑:“何止知道。”眼底竟大有深意。

  阿弦不解这话,狄仁杰却问道:“那不知十八弟又如何知道我?”

  咳嗽了声,阿弦自不能说是听鬼们说起的,便笑道:“我常听人说起大人,说你断案如神,听说你要来,都欢呼雀跃呢。”

  狄仁杰笑道:“是么?我向来都在外地,本以为长安城无人知道我是何人呢。”

  阿弦便也笑道:“不是有那一句话么,酒香不怕巷子深。”

  两人对视,狄仁杰仰头笑了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