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_作者:八月薇妮(72)

2017-12-11 八月薇妮

  老朱头不由分说将她推回房中,又端了热水过来,才转去厨下忙活做饭。

  双足没入热水中,阿弦仰头,长吁了一口气。

  奇怪的是,她虽然受了一天一夜的辛苦疲累,冻饿jiāo加,但想到柴房里的那个人,不知怎地,心里那股隐隐地喜欢竟挥之不去。

  阿弦竖起耳朵,听着厨下锅铲相撞的声响,忙匆匆洗漱妥当。

  悄悄到屋门口探头出去,果然见老朱头还在厨下团团转。

  阿弦猫着腰,蹑手蹑脚跑回柴房。

  借着外头的火光,隐约可见男子仍很是安静地平躺着,阿弦担心地去他鼻端试了试,又握住那枯竹似的手腕细听了听,脉搏气息犹在。

  阿弦不敢多耽搁时候,只低低说:“明儿一早我就叫大夫过来,你可千万撑住。”叮嘱了一句,小心翼翼地将那手放了回去。

  等老朱头端了托盘进屋门,却见阿弦正站在中堂的桌边,老朱头会错了意:“是不是饿坏了?快来坐下。”

  阿弦其实才慌里慌张地从柴房窜回来,见老朱头这样说,忙顺势坐下,见面前是一碗热气腾腾地胡麻汤,一碟脆生生地慡口腌菜,并一个烤的表皮苏脆的芝麻饼。

  阿弦本有些忐忑,见了这样的吃食,不由发自内心地夸说:“伯伯,好香啊,高建说您的手艺不比那什么皇宫的御厨差,我看也并不是故意拍马屁。”

  老朱头正笑吟吟地将托盘里的汤菜等一样一样端了出来放好,听了这句话,脸上的笑容不知为何僵了僵。

  老朱头瞥阿弦一眼,冷哼道:“别听那小子胡说,他吃过皇宫内御厨做的菜?知道个什么滋味儿,整天油口滑舌。”

  又催促阿弦快吃:“我特意加了些姜片在里头,在外头冻了大半宿,寒气儿积在身子里就不好了。尝尝看,大概是有些辣,但是对身子有好处。”

  两人说话之时,玄影便趴在门口,看外头飞雪悠然,时不时地伸出长长地狗嘴去捉那雪花,很是自得其乐。

  老朱头一乐,从怀中掏出半个油苏饼放在它的跟前,拍拍狗头道:“今儿是立大功了,也不枉你主子先前死活都要把你捡回来养着,这饼子就赏你吃了。”

  玄影先是抬头看了老朱头一会儿,然后才叼起那苏饼,前爪捧着,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阿弦正埋头喝汤,见状忍俊不禁:“当初我捡它回来,您还老要挟我,说要把它剁了煮粥,今儿若不是它,您可再见不着我了,以后对它可好着点儿呢。”

  老朱头瞪她一眼:“食不言寝不语,忘了?”又举手合掌,向着外头祈告道:“老天爷,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阿弦吐吐舌头,老朱头道:“你慢着吃,我把剩下的汤饭给那个人送去。”

  阿弦睁大双眼,满是惊喜,她心里正想这件事,不料老朱头主动开口。

  老朱头对上她的眼神,点头笑叹:“真当我是铁石心肠?你没把人带回来就罢了,既然带回来,好歹是条xing命,就算是这狗儿,我也还给口食儿呢。”

  阿弦道:“我也知道伯伯是口硬心软的。”

  “少拍马屁,这次是qíng形特殊,下次再捡个人回来试试……”老朱头斥了声,又低低嘀咕:“伺候你就罢了,连来历不明的野人也要伺候,唉!合着我就是伺候人的命。”

  阿弦把心放回肚子里,喜喜欢欢喝了口面汤。这胡麻汤里加了老朱头特意调制的口蘑粉,当真是又辣又鲜,最适合在这样的大雪寒天里受用。

  阿弦就着苏饼,吃得嘶嘶吐气,十分畅快。

  那边儿老朱头自端了汤去柴房,开门见那人仍是纹丝不动,俨然不知死活。

  老朱头忍不住念了声阿弥陀佛,又埋怨道:“晦气晦气,这楞眼一看,还以为是在停尸呢。”

  将门虚掩,走到chuáng边打量了会儿,却又轻轻叹了口气:“倒也是个可怜人,瞧你不像是个粗蠢俗人,怎么也落得这个地步?也不知是得罪了权贵,被人陷害?还是家道中落,惨遭折rǔ?”

  他将个残破竹凳拉过来坐了,调羹搅了搅胡麻汤,忽地又笑:“只不过,能让我亲手喂你一回,也算是你的造化,至于是生是死,就看你自个儿的命罢了。”

  老朱头叹了几声,念了几句,用调羹舀了面汤,便喂了起来。

  老朱头却不像阿弦,手段娴熟,喂食有道,也不见他如何费力,顷刻的功夫,就将半碗汤面喂完了。他看看空碗,又看看那仍是未醒的人,点头叹说:“看着昏迷不醒,却还知道吃东西,你心里一定是有什么放不下的事儿,所以拼着一口气儿呢。这样说来大概是死不了了。既然死不了,那就快些好起来,免得我们弦子又牵肠挂肚的难过,可是话说回来,你呀,能得遇上她,就算是死也不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