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_作者:八月薇妮(897)

2017-12-11 八月薇妮

  阿弦道:“是呀,阿叔的亲笔,自然最好了。”

  虞娘子叹道:“不愧是天官,真正文武双全的人。”说到这里,虞娘子瞟着阿弦道:“如果这样难得的人……肯对我好,我就算死也甘愿呢。”

  阿弦一愣,虞娘子又悄声问道:“天官的心意你总该明了了罢?天底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样的良人,你还在想什么?”

  阿弦双眸微睁,愕然无语。

  敏之却似笑非笑道:“哟,已经到了‘两qíng相悦’的这地步了吗?”

  “你住……”阿弦差点就叫出“你住口”来,勉qiáng低头,尽量缓声对虞娘子道:“姐姐,你先去睡吧,我一会儿也就去了。”

  虞娘子见她仍是“避而不谈”,无奈轻轻叹了声:“横竖你心里有数就是了。”又叮嘱:“茶别忘了喝。”

  虞娘子去后,阿弦果然觉着口渴起来,忙捧了杯子喝了两口热茶。

  敏之则坐在她的椅子上,用一种看好戏似的眼神望着她。

  阿弦只得不看他,默默地将那《存神炼气铭》收起来,本要放回书里,回头看了眼——虽知道他是鬼灵,没有偷走这东西的本事,但仍是不放心,便索xing夹着书走回卧房。

  关门的时候往外略微张望,不见敏之跟来,阿弦宽了口气,把门掩上。

  谁知一回头,却见敏之以一种懒散斜倚的姿势半躺在她的榻上,很是自在逍遥。

  意外之余,阿弦有种不祥之感:“你怎么敢跑进来?是想gān什么?”

  敏之笑道:“小十八一个人睡岂不冷清,好心陪陪你,怎么这般拒人千里?”

  阿弦先前本也担心过这个问题,没想到这么快便转而成真:“我要睡了,谁用你陪?你且快走。”

  然而敏之在chuáng上并未要离开的意思,虽明知他是鬼非人,但阿弦仍是不能泰然自若地过去安枕。

  敏之笑道:“你睡啊,我不会吵你的。”他举手拍拍chuáng边,示意她过去。

  阿弦忍无可忍,怒道:“殿下!你不要太过分了!”

  谁知虞娘子听了动静,在对屋道:“怎么了?”

  阿弦一惊,忙将声音放的平和:“没什么……我说玄影呢,姐姐不用过来。”

  玄影仍在外间炉火旁边静卧,闻声白眼往后一瞥,张嘴打了个哈欠,重又趴倒。

  阿弦上前一步:“你若再闹,我就请大慈恩寺的窥基法师了。”

  敏之道:“请他gān什么?收了我么?”

  阿弦皱眉:“殿下不能总是在世间游离,我请大师傅……超度你就是了。”

  敏之笑道:“超度?”他静静地看着阿弦,正在阿弦觉着他的眼神有那么一点“怪异”的时候,敏之道:“好吧,我怕了你了。”

  他居然当真起身,让了chuáng榻给阿弦出来。

  阿弦半信半疑地瞥他一眼,来到chuáng边,本要脱了外衫,见他仍立在屋中,阿弦叹了声,索xing将书册塞在枕头底下,和衣而卧。

  今日经历的事太多,阿弦早就身心俱疲,躺下的时候还惦记着并未运功,还想起来打坐,但是在倦怠动弹,只在心头默念两句《存神炼气铭》,便沉沉入睡。

  ——huáng昏,暮鸦,古道西风。

  似曾相识的场景又浮现眼前。

  一匹白马从面前得得飞驰而过,身后跟着数骑,一行人头也不回地奔向远方,因夜幕降临的缘故,暮色四合,远处也一片黑幽幽地,这qíng形看起来,就像是一行人正头也不回地奔向黑暗。

  不知又过了多久,马蹄落地,泥尘飞扬,前头耸立的城池,门楼上依稀是个“韶”字。

  那一群人在野地里驻马,行到一处无人居住的茅糙屋外,队伍里一名押解的差官发话,道:“殿下,先歇歇脚吧。”

  白马上那人翻身落地,身着灰色布衣,形容憔悴,但难掩天生俊美的容色,眉眼仍是桀骜难驯,正是贺兰敏之。

  这些人搜拣了些柴糙,于原地生火。

  敏之抚摸着马背,片刻,将马儿栓在小树上,自己在旁边的石头上坐了,并不吃喝,只是漠然看向远方。

  一名他的近侍捧了水过来给敏之喝,敏之摇头推过。

  近侍后退,却就在这时,那围着火堆的几个人彼此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起身,竟向着敏之的方向围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