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奇女子_作者:一逍遥(97)

2017-12-08 一逍遥

  太后心下了然,跟着说道:“鄂尔泰的孙女儿哀家见过,知书达理、温婉动人,配得上永琪。”

  愉妃笑而颔首,道:“皇上的良苦用心,永琪很明白。”

  太后轻轻提起嘴角,说道:“哀家的几个孙儿中,永琪最是懂事,也最为知轻重,皇帝一向很看重他……”她眉头微蹙,继续说道,“希望他在大婚后,身子骨能好些,未来……”太后再难说下去,以永琪的本事,做大清朝的储君绰绰有余,只是可惜……也许,是大清朝没这个福分。

  愉妃抿紧了嘴唇,攥着帕子,沉默不语。

  太后轻叹口气,转过身看着令妃,重又提起嘴角,问道:“令妃快生了吧?”

  令妃摸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回道:“太医说还有些日子,臣妾这才敢出来。”

  太后关切道:“收生嬷嬷跟着吧?你日子近了,得时刻小心着,防备着万一。”

  令妃妖娆一笑,回道:“臣妾无论如何也会小心护着腹中孩儿的。”

  太后重又合上双眼,缓缓拨动着手中佛珠。

  正午时分,乾隆先自走进了乐寿堂,景娴紧随其后。见到太后,乾隆直言道:“额娘,时辰到了,传粽子吧。”而后坐到了太后身边。太后侧过头给了他一记白眼。

  一众嫔妃起身行礼,乾隆侧过头看着令妃,说道:“你身子重,免了吧。”而后示意景娴坐到自己身边。

  令妃的嘴角边依然挂着一丝妖娆的笑,她右手攥紧了帕子,左手撑腰,缓缓坐了下去。

  乾隆笑对太后道:“额娘,今年粽子种类之多,绝非往年可比,咱们传膳?”

  太后佯怒道:“哀家还道,你只顾游船,不记得用膳了。”

  乾隆微感尴尬,景娴嫣然道:“是和安在路上睡着了,臣妾怕她着凉,便就近歇息了一阵才过来。”乾隆看着景娴,轻轻挑了挑眉毛。景娴不动声色,依旧嫣然笑着。

  太后轻轻颔首,说道:“和安历劫而生,身子骨怕是会差些,你这个做额娘的要警醒些。”

  景娴微微低头,回道:“臣妾知道。”

  正说如此,随侍的太监宫女已将备好的粽子摆上了桌。乾隆看着各式各样的粽子,很是满意。贾六拎起酒壶,斟满了摆在乾隆身前的御杯,后者端了起来,说道:“今儿个是家宴,不必拘束。朕特意穿了汉服,也是希望爱妃们今日不要当朕是皇帝。”

  一众嫔妃齐声道:“臣妾遵旨。”只景娴一人轻轻摇头。

  酒过三巡,令妃突然攥住宫女的手,缓缓站起身,颤声道:“皇上、太后,臣妾不舒服,先行告退了。”另一只手紧紧捂着肚子。

  景娴匆忙起身,快步走到令妃身前,见她衣襟下摆已透出了血,左臂伸出,撑着她身子说道:“妹妹怕是要生了。”

  太后急道:“快!送令妃进暖阁,即刻传太医和收生嬷嬷。”

  乾隆心中不无犹豫:“额娘,这万寿堂是儿子建来孝敬您的……”

  太后叹道:“什么时候儿了,你还说这些个!令妃和她腹中龙嗣若是出了意外,便是你不后悔,哀家还没脸见列祖列宗呢!”

  景娴蹙眉开口道:“皇额娘,让妹妹坐臣妾的轿子去景福阁吧。”边说如此,景娴已示意随侍在侧的太监和宫女扶着令妃出了乐寿堂。她随即看着乾隆,郑重点了点头。

  太后却不放心,说道:“哀家还是跟去……”

  “额娘!”乾隆劝道,“有皇后在,令妃不会有事的。”

  太后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将来那孩子若是知道他出世时,你是这个态度,他如何亲近于你。”

  乾隆却苦笑道:“儿子子息缘薄……与儿子亲近的,不是早殇,便是体弱多病,不亲近儿子是好事。”

  太后缓缓落座,又叹了口气。

  暖轿里,景娴坐在令妃身边,柔声安慰道:“你足月了,会平安生产的。”

  此刻,令妃的额头已渗出了冷汗,她颤着声音说道:“昨儿个太医才说,还有些日子……若知如此,臣妾……”

  景娴开口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省些力气,过会子会顺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