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梨花也不勉qiáng,“那让我在你们这里当个学徒怎么样?”
程西一走,村子里就没大夫了。这会儿来妙手馆当个徒弟,以后也好让人信服些。
福叔想了一下,因为同仁堂搞鬼,铺子里面的大夫走了几个,本来人手就不够,如果这姑娘能懂点药材,也能帮忙配药。
“姑娘,你可想清楚了,学徒是没有工钱的,铺子里的老大夫带着你们,学多学少算你们本事。”
见她点头,福叔揭开帘子,一边走一边说:“那你跟我过来。”
里面是个药房,收的药都堆在里面,有两个药童,正在切药。
见到福叔进来,都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福叔。”
福叔应了一声,带着白梨花走到边上,那里整整齐齐的放着一堆,没有贴标签的盒子。
药童熟练的把切好的药材放进盒子。
福叔指了几个,“你说说,这是什么?”
“huáng芩,有清热之效。”
“细辛、桂枝、防风、葛根、胡柴,为解表药。”
“天麻、钩藤、炒僵蚕、地龙和蜈蚣主治平肝熄火。”
“羌活、独活、木瓜、海风藤,祛风除湿。”
“当归、川穹、郁金、丹参,活血化瘀。”
……
福叔本意是想看看她究竟有什么本事,但白梨花这会儿,挨个把所有的药材和主治功效分类说了出来。
两个切药的小童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副见鬼的样子。
福叔也有些诧异。
这些药材,都是小童们切好的,但这姑娘闻也不闻便说了出来,而且没有一字不对,他点了点头。
“很好,那我再问你,前人把单味药和其他药材的配伍关系称为‘七qíng’,你可知道‘七qíng’说的是哪几qíng?”
七qíng,并不是指qíng。
福叔这是故意误导她。
白梨花说,“七qíng指的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即单行、相许、相使、相畏、想杀、相恶、相反其中配药模式。但我认为,有些药物之间配合能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疗效。有的药物则会互相抵抗、削弱原有效果。还有些药物,相互配合能消除原有毒xing,在应用毒xing药物或者烈xing药物时应当注意。最后,有些药物,原本无毒,但是相互作用下会产生新的毒素,我们应该谨慎避免使用。”
听了她的话,福叔点点头,七qíng是所有为医者都必须要会的搭配方式,但是后面那四点,却没有深究。
他看白梨花的眼神,满意中带了几分赞许。
“不错,不错,你再跟我过来。”
白梨花跟着福叔来到看诊的大堂,一个胡子花白的大夫正坐在凳子上,闭着眼睛给患者诊脉。
后面还排着一串老长的队伍,都是病患,痛苦的呻。吟声,催促声,乞求声,充斥着整个铺子。
☆、第153章 学徒
福叔在这些人中扫了一眼,指着一个面huáng肌瘦,颧骨深陷的男人说,“你给他瞧瞧。”
这人名叫刘富贵,家里挺殷实,不缺吃穿,但不知道为什么,从三个月前,便开始逐渐消瘦,有人说,他是被狐狸jīng吸走了jīng气,可神婆道士都上门了,qíng况还是一天比一天糟糕,也在他们医馆拿了几服药,但都没有什么大用。
算得上医馆的一个小麻烦了。
刘富贵坐在凳子上。
白梨花问,“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刘富贵摇头,“没有。”
接着就是号脉,看了看舌苔,眼皮之类。
均显示没有什么大病。
然而中医上讲究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白梨花对福叔说:“脾胃失调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则机体濡养失常,而致面huáng肌瘦。开纳脾气,增进食yù,均衡营养即可,可服用人参、白术、茯苓、甘糙等药物,益气健脾。”
“不错。”福叔点头,“之前我们馆里的大夫也是这样开药的,但是半个月过去了,刘公子的病qíng仅仅是没有进一步恶化,这个,你怎么说?”
这种qíng况,只能是脾胃受到了损伤。
白梨花问:“这段时间,是不是食yù不振?”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白梨花说,“如此,可用苍术500钱,熟地huáng250钱,pào制gān姜10钱,共同研细,加糊做成小丸,每日数丸,温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