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啥事儿啊?
白梨花用眼神询问粱大郎。
这男人直接将脸转过去当没看到。
气死。
她只好小心翼翼地开口,“娘,怎么了?”
“哼,瞧见那米缸了吗?”李小玉指着米缸问。
白梨花点头,还有挺多的啊。
“这米得吃到秋收。”
秋收,至少还有半年……
全家六口人,这么半缸米?
白梨花想起了昨晚上吃的稀到不行的粥。
看见她这副震惊的表qíng,李小玉在边上酸溜溜地说,“你看见娘多偏心了吧。”
“你错了,娘没有偏心。”没等白梨花说话,粱大郎接过饭勺,娴熟的把饭搅拌在一起,露出土豆,“你看,这煮的是洋芋饭,费不了多少米的。”
☆、第14章 集市
最终,白梨花还是跟着粱大郎一起去了集市。
坐马车去的。
原本他们计划的是搭村里货郎李二哥的牛车,他去进货,去的时候反正车上没有东西,村里人一人jiāo三文钱便能坐着牛车去集市。
谁知道上车的时候这人偏偏说白梨花太胖,占了两个人的位置,一定要收五文钱。
她还跟别人理论,明明是按照人数,怎么到她就双重标准了,结果却被人讥笑八文钱都付不起坐什么车。
粱大郎二话不说,拉着她转头就去坐了马车。
牛车是顺风车,三文钱一人。马车却是专门为过路客准备的,要二十文一人。
就算是鱼全部卖光,车费怕是也回不来的。
可问题是她现在也没有钱啊!唯一一个玉镯还整天别人暗戳戳的惦记着。
看着白梨花愁容满面的样子,粱大郎突然出声:“你不要担心银子,我花的是书院奖励的笔墨钱。”
“那你买笔墨怎么办?”
他还真当她是个傻子呢?这年头,科学技术不发达,用脚趾也能想到,笔墨纸砚肯定都贵。
粱大郎沉默了一下,“用差一点的就行了,你别总是皱着眉头,脸上ròu都挤到一起去了。”
白梨花:“……”
而后,她悄悄用手摸了一下脸,心里忍不住嘀咕:粱大郎这是在嫌弃她吗?
之后便是一路无话,全程尴尬。
粱大郎看着帘子外面,白梨花盯着自己脚尖。
越接近集市,就越显的人声鼎沸,小贩的叫卖声也开始络绎不绝,大概是农忙的原因,赶集的人都匆匆忙忙的,讨价还价,显的格外热闹。
下车,付过车钱后,粱大郎从钱袋里取出十文钱递给她,“我先去那边卖鱼,摊位钱是按照人数收的,你到处去逛逛,待会儿我们就在这里会合。”
“得勒,你去吧!钱花光了我马上回这里。”白梨花乐滋滋的接过钱,决定不计较他嫌弃自己胖了。
“你……小心点儿,可别迷路。”看着白梨花数钱的样子,粱大郎皱着眉头,“等等,你拿五文钱买点零嘴就行了,还我一半。”
白梨花赶紧将钱塞进兜,一溜烟跑了,只留下声音:
“你说什么?风太大我听不清啊!”
利落的让人难以想象。
粱大郎唯有无奈的摇头,提起水桶,走到摊位上还在想:也不知道给她银子是对是错。
而白梨花一路东瞅瞅、西看看,像那种现代刚进城的乡巴佬。
不过现在她的确是。
虽然她的亲爹就在这个集市上做生意,“白梨花”从小在这里长大,但她“白梨花”是实打实是第一次来啊!
按照记忆,白梨花挨个去了药材铺子、衣料裁fèng店、活禽市场、金银玉器店……虽然最后一个别人嫌她穿的太破压根儿没用正眼看她。
不过心里总算是有了点儿底。
接下来就是——典押行。
白梨花得意洋洋地从手镯中取出一串散发着幽香的夜光珠子。
这东西,在现代,也就是个地摊货,她当初是觉得香味奇特顺手丢进空间的,转眼就忘记了。
现在拿出来,唬唬人也算是物尽其用。
只是没想到,她却在店里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第15章 白玉兰
典押行的柜台边上,一个身段较好的女子头戴纱巾斗笠,将全身上下蒙的严严实实的,站那儿一边不停地左右张望,一边用略带焦急的声音催促伙计,“您好生瞧瞧,我这玉到底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