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打算的是将匾额挂到妙手馆,供所有人观仰,但是去了那里才发现,妙手馆已经没了。
因为同仁堂发现了程西的“优点”,让他接替位置,彻底断了妙手馆的路子。
她只能把匾额扛回家。
为了怕人惦记,银子一到手,白梨花便买了几十亩上等的地。
然后全部撒上菜籽,准备等长高了,全部砍了翻进土里肥地,等将来全部种成“大棚蔬菜”。
自然又跟梁老太发生了摩。擦,不过她拿不出钱来也没办法。
这期间,白玉兰一直以粱大郎未过门的妻子自居,甚至在梁家门不远处搭了个小棚子住着。
葛癞子现在也不上山了,除了看着新房的工人,最多的便是往这边跑,买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送给白玉兰。
可惜每次都被无qíng的拒绝。
萧蔷笑他:跑的比jī勤,活的比狗贱,他也不在意。
萧蔷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过来,也经常跟着她去新房那边,这个女子,有很多超前的建议,跟她不谋而合,两人相处越发像闺蜜一般。
也正是因为关系亲近了,所以她告诫白梨花,一定要小心白衍忠,因为他背后,还有大人物撑着,所以这些年才能发家致富。
要说这个大人物是谁,萧蔷却是不知道了。
不过白梨花却是知道白衍忠准备用银子让粱大郎进不了考场的。
前几天,粱大郎寄信回来,四王爷严查了书院收贿的事qíng,不仅去考试的名额定了,银子也退了,想来这个大人物还是没有四王爷厉害的。
虽然萧蔷依然打着嫁进梁家的主意,不过却开始调笑白梨花,“如果你是男子,我肯定嫁给你,就不用这么烦了。”
每次,白梨花都一笑而过。
随着时间过去,大家脸上的表qíng越来越沉重,天旱,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堰溏里面的水都蒸发的差不多了,眼看今年收成又要缩减,乡里镇上一片唉声叹气。
这个时候,四王爷的豆腐方子出来,家家户户开始在玉米地里补上晚huáng豆,好评一片,都说他是真正为国为民分忧解难的好官。
☆、第257章 噩耗
打谷子的时候,正好是粱大郎科考的时候。
这一年,大旱。
从秧苗种下开始,便没有落雨,日头活生生把收成晒丢了一半,然而葛癞子家的水田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他家的水田里,谷子粒大饱满,穗都快把秆压弯了,最后打出来,过称,平均亩产560公斤,(这里不是bug,不用之前的计量法子是因为大家不知道概念,直接说斤数方便理解。),是葛癞子家之前的四倍有余。
也是往年平均产量的两倍有余。
朱仙村村民震惊了,纷纷讨教,白梨花倾囊相授,将杂jiāo水稻的法子说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镇子都知晓了。
之后全国gān旱,只有蓬莱镇的人快速、整齐、不拖不掺的jiāo齐税粮,获得皇上好评,知州将此事上报,全国推行杂jiāo水稻,白梨花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这是后话。
当前是,梁家洋溢在丰收的喜悦中。
一千多斤粮食入仓,足够全家人一年的口粮。
别人收成不好,李小玉家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还没jiāo税,便哭丧着脸上门,跟梁大娘哭诉,这日子没法过了。
因为收成不好,李小玉的娘便把她们赶出家门,现在她们是没有银子又没有住处,看到白梨花她们新房子建的崭新又洋气,自然打了这边的主意。
问肚子里的孩子?李小玉粱二郎对视一眼,齐声痛哭:被害瘟的李大力活生生打掉了。
简直闻者伤心,听者流泪,急的梁大娘捶胸顿足,一口气咽下去差点上不来。
他们来的时候,白梨花正在外面,跟别人讲杂jiāo水稻的原理和cao作方法。
中午回去一看,这李小玉和粱二郎,已经住进新房了。
这还不说,梁大娘还给她们分了两麻袋的谷子。
这算个什么事?白梨花气的浑身发抖,自然又是大吵一架。
她们要护着,那便护着,白梨花原本计划的是将二房从新房赶出去,那一千斤的谷子分成两半,分开过。
然而粱二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看只有她一个“弱女子”,愣是想要做出qiáng占的姿态。
白梨花冲进灶房,拿了两把菜刀,往木头柱子上一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