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老爹的脑袋“嗡”的一下炸开了,他毫不犹豫的厉声道:“胡闹,不是亲生的还能是捡来的?”
虽然语气严厉,整个人一副色厉内茬的样子,但是目光闪躲,别在腹部的手微微颤。抖,明显是心虚,没等白梨花说话,他又迫不及待的问:“胖丫,你从哪儿知道这些消息的?”
白梨花顿了一下,“娘说的。”
她撒谎是因为突然想起粱大郎受伤的时候,粱老爹坚决不允许他出门的态度,还有就像别人说的,梁家的条件,根本不足以供一个读书人出来,但是梁家,这些年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愣是供出了一个举人。
为什么?这些原本解释不通的,如果换成大郎不是亲生的,一切就好办多了。
他们供养粱大郎是出于道义,出于某种原因,一定要粱大郎读书,出人头地。
粱老爹一愣,“这婆娘……”
说完他又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胖丫,你别多想,总归大郎现在中举了,也算是出人头地了,不管是为了梁家还是别的,咱们的心愿算是达成了。”
接着,白梨花总算知道了事qíng的来龙去脉。
梁老爹的腿是一早受伤了,因为没钱治疗,所以越拖越严重。
于是,在一个风雨jiāo加的夜晚,粱老爹趁着梁大娘不在,准备自杀,不给家里增加麻烦。
那时候,绳子都在屋梁上套好了,忽然听到外面有婴儿的啼哭声,这风雨jiāo加的,怕是有路途耽搁了路人被困在了风雨里,他好心打开门一看,果真是个女子,穿着不错,但神qíngláng狈,手里提拉个篮子。行走在大风之中,孩子的啼哭声,便是从那个篮子里面冒出来的。
粱老爹将人请进屋,准备去给她倒一杯热茶暖暖身子,等他出来,却发现女子已经不见了,兀自留下哭啼不止的婴儿和两块约五十两的银锭和一些碎银子。
想来是富贵家庭出身。
梁大娘回来以后,两人对着孩子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
最终,他们决定收养孩子,视为己出。
因为责任,粱老爹自杀计划失败了,这个孩子算是给了他新生。
同时,为了避人耳目,他们离开了原来的村子,来到朱仙村。
让粱大郎读书不是为别的,而是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又是富贵家庭出来的,整日在地里打转怎么行。
良久,白梨花才皱着眉头问:“这么说,就连你们也不知道大郎的身世?”
粱老爹摇头,这些秘密,他原本打算一辈子都埋在肚子里面。
“那当时婴儿身上,还有别的东西吗?”
“还有一块玉佩,大郎差不多懂事的时候,我就当梁家的传家宝偷偷给他了。”
玉佩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如果以后寻亲,肯定能用上,只是她跟粱大郎在一起这么久,从未见过。
☆、第267章 寂寞
白梨花答应粱老爹,绝对不提这件事。
之后,粱老爹写了休书,表明从今以后,跟梁大娘再无瓜葛。
他没说房子的事qíng,梁大娘也没搬走,倒是粱二郎来闹过,说什么白眼láng,中举了就忘记兄弟这种话,被心烦意乱的白梨花赶出去了。
他自然是不忿,可那又能怎么样?一把菜刀能吓出尿的玩意儿,白梨花并不放在心上。
她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这一天,距离报喜人上门已经有三天。
这三天,上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提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礼品上门,无不恭维贺喜,就连知府都递了帖子,问什么时候准备接风。
中举,是整个镇子上的大事。
然而粱大郎依然没有回来,像是人间增发了般,完全不知道所踪。
他们这些考生,一半是留在县里等红榜,一半是直接回家。
但村子远近的,跟粱大郎一同去赴考的,都回来了。
白梨花打听了才知道,粱大郎被抓是真的,他伙同林从文作弊,被监考夫子抓了个正着,原本下令关进牢房,以儆效尤,但不知道怎么的,考试结束后,四王爷突然发话,说梁大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以王爷身份保证他不会作弊,要求重新监考。
然后,粱大郎又被放出来了,重考。
为求公平,一桌、一椅、一方砚、两个考生,七八个监考,任凭粱大郎有再大的本事,也做不了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