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关于南宫向的话题没说完,曦穆彤就转去了四海五岳的结界,灵宣洛不明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只好傻楞楞望着她。
曦穆彤不理他的疑问,自顾自说道:“你一定奇怪,雷震在打入稽洛山,炸毁九根擎天柱后,为何它们还能借十六只脊shòu的灵力重新站起来。”
这件事之怪异,一直压在灵宣洛心上,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看样子曦穆彤是要告知答案,他赶紧聚jīng会神地倾听。
曦穆彤道:“《山海经·大荒西经》里有段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关于不周山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战争还未爆发时,灵宣洛只要钻进砚仙的墨香殿,就会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一本《山海经》几乎已快翻烂,对于不周山的传说是记忆犹新,难道曦穆彤这样提,只因那十六只石shòu,与那座共工撞断的大山有关?
说出猜测,曦穆彤竟不否认,答道:“不周山曾连接天地,是凡界上天的通途,奈何被共工一怒之下撞断,以至天空西倾,海水东流。但就共工来说,他无心为人间带来灾难,所以撞山后,他任凭鲜血洒向从不周山断口处,从那儿滚落下十六块血迹斑斑的石头。他将血石封存,于死前留下密书,等待某一日,能有有缘人出现。”
“共工死前,还留过血石和密书?”《山海经》可从未记载这事,灵宣洛听得大感新奇,其实不用曦穆彤再多说,他也明白了那十六只脊shòu的来历,但还是希望把这故事听完。
曦穆彤满足他的好奇心,继续道:“九宫旋星盘建成后,虽然威力巨大,但对那九根支撑四海五岳的擎天柱,我还是不太放心。见落音竹宇殿顶空置,便生出念头,何不找来脊shòu看护?就这样,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不周山,便一路向西寻去,到达那里后又漫山挑选合适的石料。可找来找去,那些石料落在我眼里,始终都觉普通,哪怕日后倾注灵力,大概也难以具备保卫擎天柱的战斗力。正yù失望而归,天空却忽降大雨,雨势之大,令我寸步难行。不仅如此,持续两个时辰后,更造成泥石滑落,山体倾塌。等大雨停歇,在我面前露出一个山dòng,dòng里似有火光闪现。这下我就好奇了,决定迟一点走也无妨,便钻进dòng里去看。原来闪烁的不是火光,而是一堆石头,我数一数,正好十六块,与我需要打造的脊shòu数量相符。挪开石头,地面又现出几行远古文字,写的是:“十六灵石,共工血染,补天偿地,护佑世人。”
“这十六字,想必就是姑姑所说,共工留下的密书内容!”灵宣洛叹道。
第一千二十八章 蛟龙贯宇之毁锁
落音竹宇前的两大阵法,已倾注入曦穆彤毕生的心血与灵力,岂是雷震那种莽夫轻轻一炸,就可摧毁得了的?
旋星盘上的擎天柱,为人间守护五岳四海,职责之重不容有任何闪失,于是曦穆彤又请来十六尊天地脊shòu,以保卫擎天柱。铸造这十六石shòu的石料,可大有来历。
灵宣洛听说在山dòng里的灵石下,发现共工遗留的十六字,便问是否就是密书。
曦穆彤答道:“正是。原来共工期待的有缘人,竟然是我,见我要走,便用大雨留我。从那十六字可知,保护人间不受侵害是共工的心愿,与稽洛山神圣的的使命,不谋而合。所以我按照上天意旨,用共工鲜血浸透的灵石,铸造出十六脊shòu,之后再用自己的灵力聚合石shòu,让它们复活,组建十六天地脊shòu阵。待二阵齐备,相互配合着演练,还真能算作是天衣无fèng。”
听到这儿,灵宣洛恍然大悟,惊道:“姑姑,我明白了!那九柱倒塌,其实是十六脊shòu刻意为之,目的是要断雷震退路。九根擎天柱,已被石shòu们用口吐的灵气层层裹覆,我们所见的废墟,只是它们制造的假象,以防敌人不得逞而进一步搞破坏。从火硝水的包围圈脱困后,它们便再聚灵气,拉起立柱。九柱看上去是玉,实际是气,气又怎会有裂fèng?所以九根白玉华表重新聚合后,能完整无损!”
不用再多解释,他也能阐明其中的道理,曦穆彤十分欣慰,便往下走。
“你不是想知道,我说的这些,与南宫向抢夺锁链一事有何关联吗?”
总算说上正题了,灵宣洛点点头。
曦穆彤道:“以四海五岳为基点编织结界,是稽洛山建山时,就注定要完成的大任。结界一旦展开,无论天战多么激烈,地面走动的人都不会受战火荼毒,甚至根本察觉不到在蓝天背后,有不同寻常的动静。这结界qiáng大无比,唯一可破之力,来自冥界。若释放万魂夺骨锁的鬼魂,势必会对我们一界相通的成果造成破坏。并且我对南宫向的调查持续到现在,虽仍不全面,却已知他的虚寒谷里,存有一部巨大的,玄铁打制的机器,被他称作铁龙。铁龙一旦开启,可接收云层后的闪电,并制造qiáng大的电波。他是一心想回他自己的世界,那个叫魔域的地方,所以想以此打通空间通道。然而穿行空间需要的力量之巨,岂是雷电可以满足?于是他那双眼睛,就盯上了万魂夺骨锁,妄图引发冥界之力,以助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