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妁之言[民国]_作者:开花不结果(119)

  萧太太便给萧安澜使了个眼色。

  萧安澜意会, 绕过沙发,坐到萧老爷身边,正色道:“爹, 我回来了。”

  萧老爷盯着报纸,目不斜视,嗯了一声就当做回答。

  萧安澜又说:“爹,我打算办个化工日用品工厂, 这方面您的经验比我多,有些问题想要跟您请教。”

  萧老爷翻过一页报纸,“资金有了么?”

  “有了,生产线也预定好了, 过两个月就能送到。”

  萧老爷点点头,“一会儿吃完饭,来我书房。”

  萧太太无语的看了两个假模假样的正经的父子一眼,将手头联谊舞会的名单收好,招呼大伙吃早饭。

  她向来是个说风就是雨的xing子,前两天心里才在盘算着,要联合柳城的太太们办联谊舞会,现在就已经动员好众人,将要邀请的名单都列出来了。

  萧家在柳城的影响力自然不必说,萧太太gān练利索的行事作风更让许多人佩服,对于这次舞会,诸位太太们都乐于配合参与,若自家或者亲戚家有适龄的年轻男女,也都主动将名单呈给给萧太太。得到邀请函的人,更是引以为荣。

  得知家里要举办舞会,最兴奋的当属萧安慧,她倒不是急于结jiāo异xing,想要成亲,而是单纯的喜欢凑热闹。

  萧安雅想的则更多一些。她跟安慧年纪都不算小,今年不论亲,明年后年迟早也是要提起的。虽然知道早晚要嫁人,但她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惆怅,几分迷茫。

  她虽然是姨娘生的,但因为萧太太为人宽和,从来不会苛刻姨娘和庶出儿女,这些年,她和安慧安琪可以说过的比别人家嫡出的小姐还要舒适娇贵,但是她在萧家再怎么娇养,于别人眼中,还是个姨娘生的,这就注定了许多人家在论亲的时候,压根连考虑都不会考虑她。

  毕竟,世上如萧太太这样开明的人,又有几个呢?

  是找一个和自己庶出的身份门当户对的人成亲,还是摆脱这一条按步就班的道路,去寻找另一片未知却广阔的天地。

  萧安雅默默地思考,艰难抉择着。

  萧家要给年轻男女办jiāo谊舞会的事,在柳城里传开了。

  因为这件事,俞宛如最近在学校里总能偶遇许多同学。

  虽说萧太太邀请了不少人,但是没能够被邀请的人更多,有一些心思活泛的,就想要从俞宛如和萧家两位小姐身上入手。

  俞宛如自然全部推说不知,说这件事都由家里长辈负责,自己cha不上手。

  暗地里,她问了徐若楠要不要去。

  徐若楠连连摆手,不好意思地笑道:“那可是舞会呢,我这辈子都没有参加过,听说要穿小洋装,跳西洋的舞是不是?你要我去跑两圈还行,让我跳舞,那就得丢你的脸啦。”

  俞宛如道:“有什么关系?你若去了,我跟你一起,咱们都不跳舞,只看热闹,吃东西。”

  徐若楠还是笑着摇头,“不了,谢谢你宛如,我觉得去了怪不自在的。”

  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跟俞宛如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俞宛如一团和气,两人间的jiāo往也很融洽,但这是她xing子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允许别人闯入自己的阶级。就如天鹅群中,不能容忍一只跛脚的小鸭子一样。

  她晓得自己家qíng况不好,所以再怎么辛苦,也要努力读书,想要通过自身改变这一切,而不是嫁个好人家,或者别的什么捷径。

  听她这么说,俞宛如也不再勉qiáng。她知道那种感觉,猛然置身于一个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心里无法自主地无助迷茫,甚至恐慌。

  她刚嫁入萧家时就是这样,两个家庭,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事作风,大到与人相jiāo处世、言辞谈吐,小到一杯茶、一杯咖啡的差距,都曾让她彷徨无助。

  好在,她遇上了好的人家,好的伴侣,他们的宽容与鼓励,才让她这么快就能融入其中。

  有这么多可爱的家人,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事。

  萧安澜从省城回来,又有一大堆事qíng等着他去忙。不过头两天,他还是挤出时间来,带他媳妇出去吃饭看电影。

  有一次,两人在餐厅里看见,兰瑞跟学校另一名女先生在一块吃饭。

  因她们看起来正谈事qíng,俞宛如便没有过去打扰。出门后对萧安澜道:“娘也给兰先生寄了请帖,不知她会不会来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