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心向着李隆基的高力士也暗中支持着安禄山,常常在唐玄宗面前夸安禄山英勇神武,对皇上忠心不二。
一次唐玄宗玩笑般调侃道:“从没听你这么夸过一个人,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好处啊?”
“皇上,你还真说对了,我今早就收到了一箱子金元宝,是小安子送的。”高力士一本正经的答道。
有些真话要是藏着掖着不敢说的话,唐玄宗也许会怀疑,可高力士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唐玄宗倒不疑有他了。
唐玄宗略有感触的说道:“朕也喜欢小安子,他待人诚,说出来的话,朕喜欢听。”
高力士顺势说道:“皇上,这话您说到点子上了,我也是因为这个喜欢他的,昨天他过来的时候看我在门外守着,还关心的问我的老寒腿怎么样了,这一句话比给我几箱金元宝都让我感动啊。”
这话听得苏童只撇嘴:“明明收了人家的礼,还说得这么好听,亏不亏心啊。”
我在旁边说道:“跟你说过别管李隆基的事qíng了,你还天天看,天天听,烦不烦啊。”
苏童跟我争辩道:“我这不是想重温一下历史知识嘛,你要是不想看,不想听的话,在我旁边坐着做什么?”
我被苏童说得无语了,半晌说道:“我这是想看看他们什么时间乱起来,我好及时把玉环救回来。”
“早着呢,安禄山还没认杨玉环为gān妈呢,杨国忠还没出场呢。”苏童说道。
明明知道结果,却又想着看过程,我和苏童两个闲人天天研究着安禄山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安禄山在李林甫和高力士身上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把他们的心牢牢攥到了自己的手心里。付出就有回报,天宝三载三月(744年),安禄山以平卢节度使兼任范阳长史、范阳节度河北采访使。
职位升了权力大了,他也不得不离开京城了。离开京城就意味着将失去对京城的掌控,这让安禄山忧心不已,他不能让任何事qíng出现脱节,不能让皇上忘了自己。斟酌再三,安禄山安排自己的心腹大将史思明常驻京城,为他搜集朝廷内外各种qíng报,给朝廷发歌功颂德的文书,同时跟各大朝臣的家眷打好关系。
史思明跟安禄山的痴肥不同,他相貌俊美,身材高大挺拔,武艺jīng湛,擅长骑马she箭,投壶嬉戏,给一众少男少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朝臣内眷中颇受欢迎。
☆、第七百二十五章史家宴请
有着安禄山的财力供应,史思明出手非常大方,经常将安禄山送来的奇珍异宝,奇禽异shòu源源不断的送进皇宫,送进各大重臣的内宅,故此安禄山和史思明在京城贵族圈里也算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红人了。
史思明的大宅长常年对各个官家子弟敞开,里面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好不热闹。
有时唐玄宗李隆基闲了也会带着杨玉环过去凑趣。
一日史思明收到安禄山的密信,让他务必找个由头把杨家子弟遍请入府,尽心结jiāo,虽然不明白安禄山的目的是什么,史思明还是照做了。
由头很好找,史思明听说杨家那位贵妃娘娘的二姐刚刚返家,立马发帖说要尽尽心,请杨家老少来史家花园一游。
杨家靠着杨玉环发迹之后,她的三个姐姐相继返回了杨家,何去何从还未定,杨家心里有个不能为人知的打算,正不知该如何实施的时候,史思明递过一根橄榄枝。杨家家主杨玄珪立马想到了可行的方案,当天将史家宴请的消息递进了宫中,再三叮嘱杨玉环届时务必要把唐玄宗李隆基带去史家。
苏童好心提醒道:“你叔叔想借着你这个跳板把你三位姐姐介绍给皇上固宠。”
对于这事杨玉环心知肚明。她叹了口气问道:“这事我阻止得了吗?”
苏童想了一下之后说道:“按野史上记载,李隆基见一个爱一个,你阻止不了。”
“如此,我还有必要做那个无用功吗?”杨玉环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qíng看着苏童说道。
说起来杨玉环的三位姐姐,她们的前半生也是苦的,大姐玉佩早年的时候随着父亲居住在蜀地,就近下嫁崔峋为妻,夫妻之间本来琴瑟和鸣,不想崔氏早逝,落了个年轻守寡的结局。
二姐玉筝长得妩媚艳丽,风骚动人,命却是苦不可言,依照父母之命嫁给了个病秧子。十几岁时就被拉去蜀地冲喜,嫁给裴氏为妻。但裴氏命短,三十多岁就一命归西,留下才三十出头的杨三姐,这么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这对xing格活泼好动,不甘寂寞的玉筝来说既是解脱又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