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鹅_作者:李贞观(22)

2017-11-28 李贞观

  确实是我掉的。“谢谢您!”看来,刚才那一撞,不仅是撞疼额头……

  “你不记得我了?”突然,对方这样说。

  闻言,我心头猛一震。

  ——这么巧,眼前这位,也是被我忘掉的故人之一?所以,在千里之外的他乡要上演相认的戏码吗?

  “我每周都会送花材去律家,我以为你对我会有印象……”

  我:“……张老师?”

  当时,他的同行者似乎这样叫他。

  “是我!”见我认出他,他的表qíng立刻轻松起来,“张济帆。‘长风破làng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帆,你叫我名字就好。”

  ——不是被我遗忘的故人就好。

  我未搭腔,他继续:“你不自我介绍一下吗?”

  我延迟了片刻:“牧雪州。苏武牧羊到雪州。”为了配合他的句式,我胡编乱造。他似乎并不介意,反而开怀大笑。

  “那我叫你雪州吧。原来‘chūn茶家’新换的海报是你的作品。你画得真好,我很喜欢!”

  “谢谢。”

  “你手上拿的是你的画本吗?我能不能看?”他盯着我的手中的练习册说。

  ——他和律照川是认识的。如果我拒绝,他会不会跑去和律照川告状……

  我用双手将本子递上。他一愣,恭敬接过。

  “去我店里坐坐吧,还可以喝杯茶。”张济帆指着身侧的玻璃门说到。

  我一看,正是我刚撞墙的那家!

  正要拒绝,有人推开花店的玻璃门,狂野张扬的乐声从门fèng中涌出——

  “吉姆·莫里森?”一个名字从我嘴里蹦出。

  “是。”

  张济帆与我同时讶然。

  “有的人将他奉为乐界圭臬,有的人批他太过造作……没想到你也喜欢,难得遇到知音。”张济帆补了一句。

  ——我可不知道我喜不喜欢……

  我讶异的是,我在鲤城从未接触过吉姆·莫里森的音乐。此刻,我竟然知道这音乐的作者,还准确说出他的名字!

  “这里太晒了,我们进屋坐会儿吧。”张济帆再次发出邀约。

  鬼使神差地,我点了点头。

  我在稍高一层的休息区察看四周。这里是一间花店。这间花店与鲤城……不,与我认知里的花店不同。没有拥趸到无法呼吸的鲜花,没有混杂后qiáng势的花香。拥有长长花jīng的花材有序地舒展在白色大瓷瓶中。花材品种虽不多,但每种皆为上品。临窗区还摆有一张长桌,几对小qíng侣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剪刀学习如何扎一把漂亮的花束,他们时而jiāo首窃窃,时而互拍娇笑,气氛很是融洽。

  狡黠而暧昧的吉姆·莫里森盘旋在场地上空。我发现播放它的是一部模样偏复古的台式音箱。或许是怕惊扰旁人,店家将乐声调得很低,于是,本应是狂风骤雨的怒海狂波被压抑成了细语呢喃,然而,恰是这般克制压抑,这首乐曲有了迷离的魅惑感,令人心悸。

  或许,我的过去,也曾掺杂过这样的心悸……

  张济帆端着茶盘回来,他在将其中一杯红茶与一碟小饼gān轻轻放在我面前,施然坐我对面,捧着我的练习册仔细看。温暖慰贴。

  我捧起茶杯,看茶色鲜亮剔透。轻轻喝了一口,好喝!

  我捏起一块小饼gān……

  “这是什么?”张济帆突然问。

  我立即放下饼gān,探头看了眼,解释:“冬葵,有天然的鲜味。嫩的时候掐一把,切细了,煮汤、清炒都好吃,《长歌行》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国风·豳风·七月》里的‘七月亨葵及菽。’说的都是它!我最喜欢用用熟米汤来煮冬葵,白汤里沉浮清亮的绿,好看又好喝。”

  “哦。”他露出恍然的表qíng。

  我继续塞饼gān入口……

  “那这个呢?”

  我一滞,重复着之前的动作:“隼人瓜,瓜形如掌,也有人叫佛手瓜,可清炒,可生吃,味清甜。它可算是坚qiáng不屈的代表,头年种下结完果枯萎后,次年chūn风一chuī,它边苏醒继续开花结果。而且,产量还高,种一株它可供几家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