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小似眉弯_作者:白落梅(161)

  远处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在夜色里更加璀璨夺目。人的心其实是随景而转换的,回归山野乡间,在柴门犬吠的月夜里寻求宁静。当回到这灿烂煌煌的宫殿,想要再找寻那份淡定的宁静又是何其地难,再沉静的心也会被这qíng境带动得浮华。比如我,在金陵城外只觉得自己是平凡的沈眉弯,回到紫金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月央宫的婕妤娘娘。

  宫门口安排了许多的御林军和护卫,这次遇刺事件发生后,宫里的防守更加严谨。我持着淳翌给的令牌,一路无阻,坦然进宫。

  寂夜的御街格外清冷,一排排大红的灯笼有种被粉饰的太平,却无法将这份清冷消散,反而增添了几许萧索。

  径自往月央宫驶去,才进院门,见梅心她们急着迎上来:“娘娘,可算是回来了。”

  我不应,朝梅韵堂走去,淳翌坐在堂前的蟠龙宝座上,看着我走来,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我心中平静,也无一丝惧他,只走上去行礼:“臣妾参见皇上,请皇上责罚。”

  他淡淡回道:“免了。”我知他心中不快。

  我轻轻坐在他的身侧,不等他询问,自己回话:“皇上,臣妾去了翠梅庵,将烟屏的事办理好之后,因想起儿时的故宅,见时辰还早,便沿着山径去了山野乡间走走。谁知一晃已天黑,这才耽搁了回宫的时辰。”

  淳翌看着我,片会儿,才叹息道:“朕并无怪你之意,只是如果城中不太平,朕就不该答应你不让护卫跟随,这么晚不见回,朕心里着急。”

  我带着歉意:“是臣妾不好,让皇上在百忙之中分臣妾分心。”

  淳翌仍蹙着眉:“湄儿是不好,怪朕把你宠坏了,朕忙完事,就立即到月央宫,一等就是几个时辰,心急如焚。朕极力地忍耐,特意不派侍卫沿路去寻你。”

  我微笑:“哦,皇上不忧心臣妾的安危么?”

  淳翌傲然:“不忧心,湄儿走时信誓旦旦,会平安归来,朕一直信你,为何还要忧心呢?”

  我起身搀着他的手,带着娇态:“好了,皇上莫恼,臣妾这不回来了,到暖阁去歇息,臣妾为皇上煮茗清心。”

  二人朝暖阁走去,方才的不快瞬间云散。

  坐下来,红笺已为我们煮好香茗,我带面倦意。

  淳翌关切道:“今日爱妃是不是又心伤了。”

  我淡笑:“没有,臣妾很平静,在庵里,想要心伤都不能。”

  “都安排妥当了么?”

  我点头:“是的,臣妾将烟屏的灰骨顺着庵里的梅花溪而漂流远去,从此我与她就是天涯陌路,她有她的方向,我有我的港湾。”

  淳翌执我的手:“我就知道湄儿不会拘泥于这些,大爱无言,你都放在心里了。”

  我莞尔一笑:“大爱没有,只是越来越平淡了。”

  “和朕在一起也无激qíng么?”他语中含落寞。

  我微笑看他:“当然有,吾有心,吾有qíng,臣妾对皇上的qíng意不会更改。”

  淳翌饮下一盏茶,叹息:“朕近日政事繁重,也冷落了湄儿,湄儿可有怪朕。”

  我忙说道:“皇上为国事忧心,湄儿怎还会在此时怪皇上,湄儿只怨自己不能为皇上分忧。”

  淳翌长叹。

  我轻问:“皇上,是否查到了在盛隆街行刺人的来历?”

  淳翌皱眉,那深浅的痕迹如同他起伏的心qíng,低低说道:“有点儿眉目,基本可以断定是前朝余党,但是又不是那么简单,这次他们勾结了江湖的众多帮派,其实朝廷一直忌惮江湖的势力,江湖看似散乱,实则有许多风起云涌的人物,许多的叛乱也因他们而起。”

  “江湖。”我重复这两个字,仿佛看到楚玉说的那场腥风血雨的厮杀,自古江湖多风雨,他曾经走进过江湖,做了江湖中的饮血剑客。只是他口中的江湖与淳翌所说的江湖是否是同一个,朝廷与江湖原本没有过多的纠葛,只是江湖庞大,淳翌说得对,风起云涌的人物都是从江湖脱颖而出,到后来起势,动摇江山。

  “湄儿,你在想什么?”淳翌轻声唤我。

  我回神看他:“皇上,你是否相信世间有那种奇人,可以预测乾坤日月,知晓过去未来,关于世间的一切,都知晓,哪怕江山的起落,朝代的更迭,都了如直掌。”话一说出,我有些后悔,我这是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