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112)

2017-11-26 舒寐

  那会儿淑太妃的慈寿殿也很安静,就像现在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说话谈天声。

  赵祯穿过正殿,拨开珠帘,疾步踏入内殿中。内殿的主人淑太妃不知去了何处。只有他要找的人儿袖手垂眸,楚楚立于窗下,正静静地等待着他。

  朗空如洗,晴阳似温。秋光一缕缕的金huáng色淡浓相宜地笼在她的肩头衣上。见他过来,她眉梢轻扬,唇角舒展如上好粉瓷。

  她竟然笑问他:“小哥哥,你来了?看到阿瑶送的食盒了吗?”

  怎么可能没看到?他正是为此事而来!

  赵祯脸色微微yīn沉,三两步走到舒窈跟前,力道适中地攥住舒窈的腕子,迫她抬头仰视向他:“阿瑶,你知不知道你在gān什么?”

  为他这般对抗太后懿旨,纵然她出身郭氏,恐怕也一样会难逃太后惩处。

  赵祯瞪着她,眸底不无气恼地嗔道:“难道你就没想过万一不是朕第一个看到,而是旁人呢?若是换作旁人,将此事汇报给母后,你该怎么办?”

  “公然抗旨,你是吃了雄心豹胆吗?若是朕知道你那天所言是为此事,朕宁可你平日再不踏足掖庭,也绝对不可能同意你冒着奇大风险将这东西带入宫闱!”

  平生以来,他头一次对她使用这么严厉的语气。

  舒窈看着他一瞬不瞬盯着她,如丝目光被他隐在浓密长睫下,连抓握她手腕的力道都不由得重了三分。

  他眼底分明在担忧质问:你怎么敢呢?你就没有想过万一东窗事发,这一切会造成何种后果吗?

  “小哥哥,阿瑶想过啊。”舒窈踮起脚,脸上笑意未改,似水的明眸悠悠然地望进赵祯隐藏怒火的眼底,如叹如诉,曼声轻言,“可是想过能怎样?我信你,总是更胜过信任旁人。”

  赵祯闻言,身体微微一震。

  “旁人不会察觉其中的玄机,唯有小哥哥你才会仔细过滤我送的东西。”

  她轻轻地转动手腕,如白瓷一般的肌肤被他盈盈握在指间,丝毫没有放松。

  赵祯望着她,听她缓缓解释:“食盒中锦橙乃是郭家自京外而来呈贡,检查禁御的宫人早已熟知其中关窍,他们对朝臣呈贡只会心照不宣,不会一一翻检。崇政殿的太监人jīng一样的人儿,乐得在小哥哥面前表功邀赏,自然不敢仔细查验阿瑶所送礼物。算来算去,真正会对这份锦橙着意上心的,只有小哥哥你一人。”

  舒窈抬起头,眼波潋滟地望着赵祯,轻吐道:“本就是为你准备,只你一人知道,自然再好不过。”

  她素来巧口善辩,此时此刻,她连对人心的把握和对宫中各个宫室中人的反应都意料得如此jīng准。

  可是,有意无意间,她似乎都疏漏了太后的反应。

  赵祯站在她面前,静静地望了她好一会儿,才慢慢地松开手,低头倾身,将她耳际一缕碎发为她拢好:“别这么吓我。阿瑶,我知你聪慧。可是我仍会担心。”

  他声音沉悦清朗,在她耳畔似诱哄,似轻喃。呼吸的温热喷洒在她的脖颈处,让她不由小小地战栗一下。

  舒窈拉下他的手,低着头,认真地为他理平因一路疾行而弄出褶皱的天子服袖:“小哥哥,这事你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好不好?从今以后,你会在崇政殿,好好的听政,好好的进学,对不对?”

  她声音微小,温言温语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不舍之qíng。

  赵祯苦笑一声:“母后那里的旨意未曾落实之前,你让我怎么好好听政,怎么好好进学?”

  舒窈抿了抿唇,轻声嘀咕:“左不过是被太后娘娘罚的离开京师罢了。这对你只好不坏。”

  虽说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可惜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子,因作jian犯科而与庶民同罪过。她郭舒窈不是王子,但也幸运的非是庶民。郭家百年经营,势力长积代北,太后娘娘若想对她“杀无赦”确实还需仔细斟酌。

  “胡说八道。”赵祯拧起眉头,隐含怒意地盯着舒窈,“朕怎么不觉得这有哪里对朕好了?你若离了京师,朕就……”

  舒窈拂袖抬手,柔柔掩住他yù出口的话。赵祯垂下眸,看着她虚放在他唇前的白皙手掌,目光明灭,如萤火晨星。

  舒窈仰头望着他,对他一字一句,脉脉道:“小哥哥,你心里都明白的。我离开,郭家亦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