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114)

2017-11-26 舒寐

  舒窈抿了抿唇,出声谢恩后,一手撑地,动作迟缓蹒跚,艰难无比站直身形。

  适才伏跪时不觉,今番起立,方感膝头脚底麻痛酸楚,腰背僵凝,两股战战。

  似察觉她身体的不适,赵祯自前方侧首,目隐担忧地望向她。

  舒窈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明明是娇柔单薄的小人,面色苍白,苦痛在身,偏偏这一笑中若三chūn花放,落英飒飒,能让人在赏心悦目间生出无比的心疼与怜爱。

  她还真的是一个机敏聪慧的小娘子,即便是无心之举,也已然懂得如何去利用女人的柔弱与美貌去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刘太后眯了眯眼睛,目光灼然打量着舒窈,对赵祯肃声提醒:“官家,往日这个时辰,你该在崇政殿听宰辅们议政了。”

  赵祯淡色薄唇抿起一个紧绷弧度,他转过头,敛眉垂首对上座的刘太后解释道:“今日奏议,儿臣已悉数jiāo予王相处置。若王相事有不决,朝廷众卿自当上本,恭请母后裁夺。”

  此刻,天子大权他拱手奉上。见她孤身相抗,他有心无力时,“戒急用忍”四个字终于不再是他用来试探她的工具。

  他开始真正将此记在心里,为在行中。

  听他话落,刘太后面色稍霁,看着赵祯,腮边浮现出一丝悦然微笑。

  “虽是如此,不过官家身为天子,还自当以国是社稷为重。困于私事,踟蹰于哀家的寿安宫中,可并非圣君应为。”

  赵祯神qíng一凛,藏在袖中的手暗暗握起。

  “母后教训的是。儿臣谨记在心。”

  说完,赵祯犹不放心地扫了眼身后人,迟疑片刻后,终于还是无奈妥协。

  “母后恭安,儿臣这就告退。”

  刘皇后面有赞许地点点头,对赵祯轻摆了摆手。

  赵祯拱手行礼,转身向殿外行去。路过舒窈时,他脚步微微趋缓,凝眸深深地望了舒窈一眼,只须臾后便又恢复如初。

  这一眼的关切挂怀流于心上眉尖,只是临走前匆匆一瞥,便安定了舒窈动dàng的怀思:太后遣人意图明显,他与她自然都心有体悟。他那一步停驻不过是在担心,他一旦离开,她又将会独自面对何种困局?

  太后会那般好相与,对她轻拿轻放?

  舒窈在心底默默地摇了摇头:不会。罚跪一个时辰,不过是太后给她的下马威而已。太后真正想说的话,还得是官在家他求qíng离开之后,她与她独处时所讲。

  果然,赵祯刚刚步出殿门,刘太后面上笑容就渐渐消散。她站起身,从凤座上款款步下,繁绣华贵的飘带从玉阶上缓缓迤逦,至她面前方才停下。

  “知道朕为什么罚你吗?”

  刘太后目光清冽地望着舒窈,声音无波无澜,让人听不出丝毫qíng绪。

  舒窈低垂下头,端庄恭敬地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女知道。”

  “你知道?”刘太后秀长眉毛微微挑起,她侧目盯着舒窈,安静片刻后,斜斜上扬的凤目眼底骤然迸发出一道利芒。

  “朕看你是不知道!持宠而骄,依仗着官家对你的回护,依仗着哀家对你的爱宠,你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郭舒窈,你是活腻了吗?”

  舒窈不辨不争,顷刻又伏低身子,乖顺驯服地叩拜在青石地砖上,真挚诚恳不疾不徐地道:“臣女听凭发落,但请太后娘娘息怒。”

  多玲珑的一个丫头,连话儿都说的这般机巧——好似只要她能息怒,她便听凭发落,在所不惜。

  刘太后垂目俯瞰着脚下的舒窈,轻轻地叹了口气,缓缓合上了眼睛,不知在心中思虑着什么。

  过了良久,她才沉声开口,语重心长地说道:“阿瑶,你知道在汴京之中,有如此多的世家闺秀,哀家为何独独喜欢召见你与王嬛?”

  舒窈眼盯着青石的地砖,中规中矩地回她:“臣女愚钝,不敢妄测太后娘娘心思。”

  刘太后失笑一声:“你愚钝?那恐怕这汴京上下就再没有多少聪慧的小娘子了。”

  舒窈眉目不动,只听刘太后缓缓问她:“可还记得你第一次入宫是因为何事?”

  舒窈抿了抿唇,心神一时恍惚,眼前仿佛又闪现过那个被祖母撑起庇佑华盖,风雨不透,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

  “臣女记得。”舒窈吐字轻柔,“臣女第一次入宫是因为咬了还是太子的官家,臣女的母亲带臣女前来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