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多变,边塞多患。对当今天子来说,先皇逝去后,他们孤儿寡母间任何的嫌隙摩擦都有可能被外人利用作攻讦彼此的利刃。他怀中的丫头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警示他:一个连心上人都留不住的君王,贸然轻举妄动,只会适得其反。
那日,赵祯待到很久才依依不舍与舒窈作别。
隔天,郭氏众人南下启程。赵祯派随侍手捧锦盒,在新宋门城楼下静候郭府车驾。
晴阳当照,朝霞迢迢。
郭氏出京的马车自雨后的青石官道辚辚行来,赵祯所遣宫女仪态端方地走到车驾前,秉明身份,将手中锦盒jiāo予郭氏二女。
锦盒中安安静静躺着一段桂花枝条,切口处齐整gān脆,桠上骨朵尚颜色鲜明,含苞待放。
他送她的生辰礼,没有金珠宝玉,没有书法字画,只有这小小一节宫中桂枝。
舒窈一下恍惚,眼波盈盈望向盒中物,将心中惊讶、太息统统掩在唇齿间。
去岁此时,她曾陪赵祯心血来cháo,到桂树林赏花。
先帝所栽植的桂树林,正是应季时节。
一朵朵简丽秀气的桂花团簇在枝头,金丹之色缤纷如画,落英飒飒,花光满路。一树树的生机盎然,一桠桠的馥郁香浓,观者无需欺近,只要闲散散往旁边随意一站,即能闻到携风而来的甜丝丝桂香之气。
她一本正经地告诉他,相比与大多数女儿家青眼的牡丹芍药,兰糙幽jú,她对能入口做糕点的桂花反而更加qíng有独钟。老话都说,民以食为天。那些牡丹芍药纵然华贵,兰糙幽jú纵然高洁,可是它们到底也没有桂花的糕饼尝起来更香醇,更美味,更得她心意。
赵祯彼时只是哂笑看她,奚落她是俗人一个,不懂赏花qíng趣。
她反唇相讥:臣女生来本就是这凡尘世间最俗不可耐的一介平庸小女子。人生在桂月,喜欢的花糙自然也脱不开桂月的圈子。陛下眼中的臣女难道不是如此?而是品xing高洁,言行脱俗地去欣赏寒山雪莲?
赵祯被她驳得哑口无言。最终悻悻转身,离开赏花所。
然而料想不到,相隔一年,她与他在尚未和解时说的无心之言,竟也被他记在了脑海,今日离别重新翻出。
送礼的宫女转述:“此乃官家亲自所折,送予娘子。望娘子内明其意。”
怎能不内名其意呢?
舒窈视线转回皇宫方向,垂着眸,微不可闻低嗔句:“傻瓜。”
何为折桂?何为送桂?
他用那么明显的方式来安她的心,让她还怎忍在江南陌上寻觅个风流少年,拟嫁托付?
“官家这些时日在忙些什么?”
明烛泪落,夜色沉沉,刘太后缓鬓低鬟坐在chuáng榻上,似随口而说,“哀家看他这阵子甚是用功。先帝若知,九泉之下,也应心中安慰了。”
姚映为她整理着纱橱帷幔,见她提及先帝时面有怔忪,便倾身回话:“以奴婢看,经过郭氏二女之事,官家确实成长不少。”
刘太后抬起眸,深深看眼姚映,含笑淡淡道:“怎么?连你也以为郭氏离开是哀家心意?”
姚映微微诧异地睁大眼睛,继而想到什么般,低声汇报:“昨日王家三娘子离宫时,路遇官家。随侍宫人言道她将什么东西jiāo予了官家。”
刘娥听罢叹口气,摇摇头并无多少意外:“小丫头们心都大了。瞧这一个两个的,尽是自己的小算盘。”
“娘娘,可需奴婢查明个中详里?”
“不用。”
刘娥抬手摁了摁眉心,声音带有无尽疲乏,“左右不过是跟阿瑶那丫头有关。既然他想瞒着哀家,那就随他去吧。哀家权作不知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儿来说说宋代的养老制度。
宋代养老还是很丰厚,很公益的。宋代律法规定,凡过了六十以上,犯了充军、流放等罪行的老人,可以免罪。七十以上呢,只要不造反,不管咋折腾都没罪。九十以上,所有罪行一律赦免。
而且,宋代过了七十的老人会从政府处领到一根拐杖,这拐杖呢长越两米,上头带雕刻鸠首。凭着这个,老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官衙,并且还能领到朝廷每年发放的生活福利。若是活了九十,不光有这特权,朝廷会发六百担俸禄给这高寿老人儿(相当于正县级待遇)。
宋代官方社保做的很好,不光医疗上,养老也一样。他们有专门的福田院,作用类似于今天的养老院,用以收容五十以上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