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154)

2017-11-26 舒寐

  这仲夏的天气,热làng袭袭,宁秀身覆薄毯,也不曾留下片刻暖温。

  恍惚间,舒窈记起三年前,那个与她谈到chūn闱大比时,满脸绯红,面容娇羞的少女。

  那时chūnqíng缱绻,懵懂意浓。暗藏怀思的女儿家,给她的是最明媚灼目的印象。

  五月回京后,她到张府赴邀。在宁秀的书房中,她还曾看到她零落于地的绝句。

  雪面红笺,玉管láng毫,那上头字迹娟秀,分明闺意绵绵地写着:“别离不苦苦相思,入骨qíng愫知不知?何当化作双·飞雁,经番寒暑折柳枝。”

  而此刻,她却只能剪瞳藏哀,绿鬓藏愁,一字字低低苦涩地轻喃:“再说,他皇差在身,远离京师。庙堂波云哪里是他一个毫无根基的新科进士所能探听的?”

  她宁愿为其折柳化雁的人,丝毫不能助她脱离苦海。

  舒窈攥她的手蓦地握紧:“不要难过,秀秀。”

  “我不难过。阿瑶,我只是有些害怕。”

  宁秀将纨扇轻轻搁置在小几上,声音细而柔,婉而软地说道,“从传闻伊始,我便能感受到周围人看向我时目光中潜藏的异样。那样的眼神让我很是恐惧,连夜间酣睡都会频频惊梦。梦醒以后,只见枕上濡湿,却无论如何回忆不起自己究竟梦到了什么。”

  “这感觉就像我身在一栋空旷寂寥的大殿中,四下安静,夜幕昏沉。我孤零零一个人面对着无边未知。这未知中没有选郎,没有你,也没有我的母亲兄姐。它就像是一只择人而嗜的野shòu,正准备将我一口一口吞入腹中。”

  “阿瑶,我很害怕。”

  言至后来,宁秀身体轻颤,目底泫然,已是一幅艰难承受的悲苦神貌。

  舒窈掌下施力,将宁秀身体稳稳扶正,眸光深深望进她的眼睛,明亮幽澈,一如龙泉映日般锋锐坚定:“秀秀,相信我,没有人可以qiáng迫于你。更没有人可以将你丢进空旷寂寥的大房子。只要你不愿,任何人都不可以。”

  宁秀神色怔然,连日来惶惶无依的心qíng终于在听到舒窈此话时得以安定片刻。

  然而只一息间,宁秀又似想到什么,一把捉住舒窈的衣袖,紧张道:“阿瑶,你可莫要做什么傻事。官家那里,万万得罪不得。”

  “谁说我要得罪官家?”舒窈安抚她的声音仍旧温柔如初,只是乌亮瞳仁中的森森利芒却如柳叶弯刀出鞘,一闪即逝。

  “你适才不是问我,太后对呈送选后的折子留中不发,默不作声,究竟是准备做何什么打算吗?”

  舒窈微微低下头,一字一顿,清清楚楚说道:“她在等待时机,等待南方水患的彻底平息。到那时常州通判赈灾有功,回京述职时自然加官进爵在qíng理之中。而他的女儿趁着父亲升迁的东风一路入主中宫,自然也能顺遂许多。”

  似乎是在印证舒窈的猜测,天圣四年的七月,将常州灾患事宜处理完毕的郭允恭甫一回京,便得太后青眼。

  寿安宫一道懿旨,直接发付吏部,为郭允恭加恩无尽。太后以兴学、赈灾、抚民有方,三功并论,使得常州通判连跃三级。花甲之年,郭允恭竟老来得志,平步青云直累迁至镇南节度使。

  而一直留中不发的折子亦被太后一一批阅,分发各部。

  朝中诸臣顷刻闻声而动,本已因着太后冷落,渐渐消平的立后奏禀重新登上大朝会议题。成沓而论的陈qíng疏表更是源源不断涌入天子和太后的眼底。

  前朝亲帝一派的臣工们已与亲后一党的同僚间开始为立后人选唇枪舌战。素日手禀玉笏,衣冠周正的朱紫卿僚在关乎阵营立场时丝毫不加含糊,驳论时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说话间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庄严肃穆的乾元殿两次朝会下来,气氛闹哄哄、热烈烈,宛如马行街上瓦肆棚内演的百戏杂耍。让凤座龙椅上的二人看得兴致盎然又焦躁不已。

  不等他们即将吵出个所以然来,寿安宫的另一道懿旨就颁布到各涉事府邸。

  真定曹氏,清河张氏,金城郭氏,巴蜀王氏,荥阳李氏,获鹿贾氏,在同一时刻接到宫中传谕。诏令其家,于七月初六日送女入宫,陪侍太后品茗赏花,闲话家常。

  作者有话要说:  难道木有人察觉到小皇帝在名单里写了宁秀的家门?

  这就是沟通不畅啊沟通不畅。活该你被阿瑶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