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听罢,在她额际落下温柔一吻,悠悠烛光映衬着他乌亮黑眸,内中潜藏下无尽婉转qíng愫。
“可你是到底还是选了朕。既然选了,朕就不允你再有半步迟疑退缩。”
他在她耳畔难得qiáng硬,字字清楚。出口的话让舒窈瞬间心动难抑,思虑难平。到次日醒转回想时,仍觉耳际余温绵绵,一时恍神不已。
寿安宫太后御赐的肩撵稳稳当当,将瑶华宫的诸姝丽妥妥贴贴地抬出。
至寿安宫拜见时,太后仍在帘幕后昳然梳妆。
鸾镜之中,绰约丽影深映。身着华服的皇太后腰背笔直地端坐于梳妆奁台前,目色平静地望着镜中日渐衰老的容颜。
为她束发的宫人轻轻地勾起一缕发丝,配着乌亮的假髻将真发jiāo错相盘,一层层叠做云鬟高髻。
座前安宁不语的皇太后在她yù将一缕白发悄悄隐没在假发中时,平和开口:“莫要藏了,那白发会越来越多,藏是藏不住的。”
宫人低下头,有些无措地望向皇太后。
太后只是摆了摆手:“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吧。只把那根鎏金的簪子cha上行了。发冠不要带了。”
宫人依言遵命,将凤首衔珠的鎏金发簪斜斜别cha在太后鬓间。
太后在镜中顾盼片刻,款款站起了身。
卷帘侍儿将内殿珠帘轻轻打起,太后甫一步出,便看到了正殿中恭敬侯立的六个小娘子。
水灵灵的小丫头们,正是chūn华一般的年纪,看上去活力无限,光yīn无限。只让她瞧着都忍不住心生艳羡。
“你们都没进早膳呢吧?正好,都留下来,陪着哀家一块吃。人多了,寿安宫也热闹热闹。”
太后盛qíng,尊赐难却。
一众瑶华宫出来的小娘子们只能恭声应下,随着太后移驾偏殿。眼看着奉膳宫人将汤羹菜品摆好,还都犹自拘谨,默默然不敢举箸。
太后乐呵呵地挥挥手示意:“这是怎么了?昨天不是都挺好?今日也一样。喜欢吃什么只管让人夹来。饭是吃给自己的,若是饿着了,那可划不来。”
在面对这些闺秀时,太后有难得的耐心与温柔。一言一语,皆是一个关爱后辈的尊长模样,让人能不自觉便沉溺在她给的安详宁泰中,忘却眼前人乃是一个生杀决断,临朝承制的摄政皇太后。
一群稚嫩的小姑娘听得她说毕,才忐忑地动下筷子,仪态优雅地启用早膳。
饭至中途,偏殿外悄然传来一片脚步声。
崇政殿的首领太监阎文应带着一排的捧盘托杯的宫人行到此间。
太后眼看着阎文应行礼问安后,微微诧异地转过头:“这是……官家要来?”
阎文应赶忙讨好地躬下腰,对太后谄笑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官家早膳已在承明殿用毕,本想立时过来请安,听闻太后在此召见瑶华宫诸娘子,才又临时改了行程,以作避嫌。这盘中所送是膳房奉官家旨意,为太后娘娘专门呈制的一道解暑甜汤。”
“官家有心了。”太后淡淡地扬了扬眉,示意宫人将甜汤给众人各自落桌后,才看着座前的几个女孩儿,似假还真低笑说,“他这会儿倒是知道羞臊。也不知昨日是哪个在游园时候偶遇佳人呢。这甜汤说是给朕,没准儿却是朕靠着你们中的哪个人,沾了光彩呢。”
膳桌气氛微凝。太后话毕后,各家娘子表现更是不一。张娘子和郭娘子安之若素。李娘子与曹娘子相视而笑,王氏姑娘则是面色羞怯地低下了头,贾家女儿却狠狠瞪了一眼身侧人,不愉地绷紧了粉唇。
太后不动声色地看了看王贾两家女孩儿,最终将目光落在舒窈身上。
“哀家记得你素喜甜食,快别愣着,赶紧尝尝。”
一句话,打破凝滞气氛,定先后,分亲疏。
太后坚定不移地用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方式表达了她对郭氏二女的喜爱和看重。旁家姑娘是可以客套寒暄,带笑揶揄的。而郭氏女在寿安宫里却是跟自家人一样的存在。
入宫才不过短短一天,众人眼中,太后与官家心中所向的皇后人选便已出现了分歧。一个立场分明地倾向了郭氏。另一个则隐隐约约地看好王氏。
这当家做主,居中拿策的自然是皇太后。哪怕大婚的是官家,对于皇太后的懿旨,官家也不得不尊。
王氏女儿似乎也预料到此,脸色骤然变得惨白,两眼隐泪的模样更是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