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38)

2017-11-26 舒寐

  “目不识丁”郭岭听罢,先是一愣,继而朗声大笑。

  “听到没有我家阿瑶一个女娃娃都知道,几日不读书便要成白丁。你们呢这几日一个个的,除了忙殡葬丧事可也曾记得要用功读书的事”

  郭岭目光锐利地盯扫向一众儿孙,被他视线波及的年轻一代个个都沉声低头,默然无语。

  “一群不思进取的小兔崽子还没个女娃娃知事真是家门不幸”

  郭岭睨着众人,冷哼低骂。骂完他才转向舒窈,和悦了脸色,缓声回道:“后日。后日叔祖就将阿瑶的先生送到你书房去好不好”

  “阿瑶谢过叔祖。”

  舒窈乖觉地敛衽行礼。扬起的笑脸上,小小梨涡绽在腮角,格外惹人怜爱。

  郭岭静静颔首,眯起的眼睛里望着厅堂一众儿孙,最后落在舒窈身上,眸底幽深,若有所谋。

  两日之后,言出必行的郭岭带了一个人到舒窈的书房中。那时舒窈的父亲郭允恭已经前往祖陵守丧,得知女儿今日拜师,郭允恭又从陵庐赶了回来。

  到舒窈书房,才推门,郭允恭就看到自家叔父身后站着一位年逾四旬的中年男人。

  这人身材伟俊,面相深沉,三捋墨髯飘散胸前,两只眼睛jīng芒暗藏。看着倒不怎么像是个教书先生,反倒像是行伍出身的武人

  叔祖口中说的“文武兼备,医术jīng通”之人,怎么竟是一个赤脚作者注:宋代重文轻武。赤脚是对武人一种蔑视的称呼。

  郭允恭微微蹙起眉,按捺住心中疑惑:“叔父,这位是”

  “允恭来了”郭岭转过身,似没看到侄子不满,揣着明白对郭允恭介绍,“这是李卓李仲文,老夫前日所荐之人。今日带来,一则让他给阿瑶当个先生,教阿瑶学些识字断句。再则仲文jīng通医理,也给阿瑶调理调理身体。”

  他对李卓的来历、身份、籍贯、过往只字不提。甚至连郭允恭想要追问的话都被他瞪回了腹中。

  郭岭一点儿没有为侄子解惑的意思,在眼看着舒窈的拜师敬茶程序走完以后,郭岭转身出门,临走只语重心长丢给舒窈一句话:“丫头,人,老夫是给你带到了。能学多少本事,就看你自己的能耐了。”

  这话太过莫名,让郭允恭一头雾水。郭岭前脚离开,后脚郭允恭就匆匆跟上。

  “叔父叔父慢行。”

  才踏出门槛,郭允恭就问郭岭:“叔父为何寻一武人来教导阿瑶阿瑶一个姑娘家家,怎么怎么能跟他学”

  郭岭面无表qíng看向侄子:“武人武人怎么了老夫和你父亲同样是马背走下来的武人他若有才华,你管他文武”

  “可阿瑶跟他能学什么文治武功还是医者方技”事关女儿,郭允恭并未像平日那样轻易让步,而是鲜有执拗地坚持,“叔父,侄子愚笨,想不到您想的长远。阿瑶是个女孩家,她一不是要考功名,二不是要入朝堂。侄子只想阿瑶能跟寻常家的小娘子一样平安康泰,哪怕哪怕只有儿时自在也好。叔父,阿瑶还小。您纵是有什么打算,好歹也缓一缓,容她长大一些。容她再大一些,再把家族责任加诸她身,好不好”

  最后一句,郭允恭几近低声下气。他那么矜傲的一个人,素日里以身份自持,如今为女儿,竟也折腰求人。

  郭岭顿住脚步,脸上皱纹舒展,看向侄子:“老夫原本以为你是真忠厚老实到什么都琢磨不透。如今看来,倒不尽然。允恭,你只是不愿意多想,不愿意多思罢了。”

  郭允恭摇摇头,空前坚持:“叔父,侄子在跟您说阿瑶的事。”

  您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郭岭瞧着面有急色的侄子,沉笑一声,微叹口气缓缓说:“你身为人父,难免关心则乱。允恭,阿瑶有副常人难有的心xing。你太拘她,将来只会害了她。”

  “叔父此言何意”郭允恭警惕地立住脚,沉声而问。

  郭岭转身,面朝汴京方向:“今日,老夫收到京中消息:王钦若罢相了。”

  郭允恭听罢只无所谓得微微瘪了瘪嘴:王钦若是个人都知道他在宰相位置上长远不了。这人身处宰辅之位,相国之尊,不思为国为民,反而一力谄媚官家。先为官家造天书,造祥瑞;再妖言蛊惑,怂恿官家泰山封禅,广修道宫。拜相之后,他手下丁寇两位副相相争日盛,他身为上峰,却不见丝毫作为。一副抱定huáng老不放松的样子,让郭允恭怎么看,怎么瞧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