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90)

2017-11-26 舒寐

  车子才近郭家府门,老管家就疾步赶迎了上来:“九公子,你们总算回来了。”

  他一边搭手牵过郭审坐骑的缰绳,一边心头焦躁地汇报:“适才宫里来人传下口谕,说是后日一早,就着二娘子入宫见驾。二夫人遍寻不见娘子,正在府中着急呢。”

  “这不是回来了吗?”郭审秀挺的眉梢满不在意地扬了扬,一手微抬,cao着副吊儿郎当的轻慢口吻问管家,“来人回去了吗?”

  管家错愕,愣了愣才回他:“吃过茶,已经送回了。”

  郭审听罢扯了扯嘴角,用鼻音意味不明地冷哼了一声。

  舒窈趁他还不曾说出什么,赶紧轻撩起一角纱帘,探身问管家:“适才宫中传谕,让我后日见驾?”

  “是。”老管家回头倾身,毕恭毕敬。

  舒窈咬了咬下唇,目光盯在管家的眼睛,声音低缓,一字一顿问:“可认得传旨的是哪宫内侍?”

  老管家顷刻会意:“回二娘子的话,来人是崇政殿的灰衣内侍。”

  舒窈秀眉蹙起,放开手中绣帘,缓缓坐回到车中。

  车过朱红侧门,泉鸣的轴轮碾轧在鹅白的院道上,辚辚作响。

  舒窈垂下眸,眼盯着掌中的八宝扇坠,翕唇沉思。

  崇政殿是他听政的地方。在他亲政前,崇政殿的内侍极少有机会被打发差遣。此次传谕,来的竟是他的身边人,想想也真是奇怪至极。

  且不说今日他才在蹴鞠场外见了她,有话自可与她当面分说清楚。便是今日不曾得见,以她与太后那层亲戚关系,过不了几日,太后也会宣她进宫叙话。

  他何必要动用自己亲信?

  除非,所谓宣召之事,为公不为私。而被宣召之人,除她之外,还另有旁人。

  舒窈的揣测没多久就得到了证实。

  夏氏在见到她回来以后,像个终于找到依靠的飘零老人,抓住她的手,将她带到一旁的花厅中。

  “囡囡,后日见驾,到了太后娘娘面前,你可千万不要大意。”夏氏一脸正色,望着舒窈,忧心忡忡地jiāo代,“为娘刚才向人打探过了,那日入宫见驾的不止你一个。太后娘娘她这几日频频传人入宫,所召所见之人具是出身尊贵,父兄恩封之人。阿瑶,太后娘娘的心思,娘是揣摩不透了。娘只怕她……”

  夏氏接下去的话不曾出口,然而霎然变白的面色和她骤然握紧的手掌,却让她跟前的舒窈瞬间了悟了那言语中未尽的含义。

  夏氏是在恐惧,恐惧曾经与她暗自盟约,如今却又手握大宋乾坤的寿安宫女主人。

  刘家太后已非昨日娇娥。此时的她垂帘于玉座,掌国于社稷,周旋游走在一众须眉朝臣间仍旧能游刃有余,不落下风。

  如今,她若想要背信弃义,尽负前盟。夏氏也只能束手以待,毫无办法。

  时至今日,身为母亲的夏氏才意识到,不管是论谋略、论智慧、还是论目光,论见识,她都与她曾经盟友相去甚远。曾经试图要在太后身上讨要到便宜的她自己又是何等的愚蠢?

  今番,夏氏只害怕自己当初的短视之举,会给她家囡囡带来无妄之灾。

  “阿瑶。”夏氏伸出手,揽住女儿尚显稚嫩的肩头,低低说道,“见驾之时,你要仔细,要懂得察言观色。而今不同以往,跟你一道见驾的还有其他家的女儿,你可万万不要因细枝末节的事qíng惹了太后娘娘的嫌厌。”

  是太后娘娘的嫌厌,而非官家的嫌厌。

  这后宫大内谁人当家做主,连她母亲这样的后宅女子都心知肚明。

  传谕她进宫的是官家,而她要面见的却是太后。惹了官家或许尚有原宥余地,惹了太后那才当真是退无可退。

  舒窈微垂下头,眸色幽沉,眼波流动。

  她的手中还握着赵祯送予的扇坠。八宝攒金丝的纹路印刻在掌心中,略一使力便会膈疼皮ròu。舒窈攥了攥拳头,将扇坠悉数掩在其中。秀颀腕骨翻转,所有拳指都被她轻轻收拢回飞霞云袖间。

  她到底也没有对夏氏讲出今日她见了赵祯的事——那只会让她母亲重新燃起不该有的希望,而这些希望恰恰会成为她的束缚。

  赵祯送她的这样东西,她就当做贴己的玩物,永不拿至人前,只做个天知地知,他们二人自知的秘密。

  “阿瑶,你听到娘亲的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