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让人拿了两个荷包给俩孩子一人一个,然后笑着问:“你送给我的绣图我还很喜欢,说来我很久没看到这么出众的手艺了。”
陈氏连忙摆手道:“奶奶过奖了,您不怪我关公门前耍大刀就是您的大度了,当不得您的夸奖。要不是奶奶慈悲,收留我们娘仨,我们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也没有别的本事,只有这点子女红还算拿的出手。听闻奶奶如今身子不便,就自作主张绣了这个,好赖是我的一番心意,奶奶不嫌弃就是万幸了。”
这段话说的倒是有些意思,悠然摇头道:“这样好的女红,都要把我们府里的绣娘比下去了,我怎么还嫌弃呢。听你谈吐不凡,该是读过书的吧?”
闻言陈氏毕恭毕敬的回道:“不敢称读过书,小时候跟上过学的哥哥认了几个字,后来又和老爷学了一些,不过是勉qiáng认得一些字罢了。”
悠然颔首:“这就很不错了,我看你的针法细腻如法、灵巧别致,不像是京中常见的手艺,不知师承何处?”陈氏笑道:“谈不上师承,我娘亲原是姑苏人士,我爹年轻的时候跟着主家到姑苏进货,两人因此结识。成亲后我娘便跟着我爹来了京城,我自四五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女红,如今有二十年了,也算是有些心得。”
第二百六十章 年节
姑苏离着京城千里之遥,陈氏的母亲缘何会远离家人嫁到千里之外来。陈氏这话难免有些不详之处,再看陈氏的言谈举止不像是一般得平头百姓能教出来的。想来她的母亲怕是有些来历,只是既然对方不说,悠然也不想再问,只笑着道:“看来令尊和令堂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呢。要不是令堂嫁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来,今日我怕是就看不到这样jīng巧的手艺了。我这人一向不喜欢绕弯子,我喜欢你的这份手艺,想着让你帮我绣样东西,你可愿意?”
陈氏连忙站起来躬身道:“奶奶看得起我这点子手艺是我的造化,再没有不愿意的,奶奶只管吩咐就是。”
见她这个样子,悠然笑着示意她坐下,方问:“这幅绣图你绣了多长时间?”
陈氏答道:“因为还有旁的活计,因此每日里只能绣一两个时辰,绣了将近两个月才绣好。”
悠然点点头:“那你的活计倒真是做的挺快的。这样吧,我那个图样还没想好,眼看要到腊月里了,年前你先就先帮我做几个荷包,过了年我要用的。花样要jīng致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太赶。那个大活计等过完年再说。今日天晚了,你先去住下,略收拾一番,明日我在让人把针线和布料给你拿过去。”
听了这番话,陈氏感恩戴德的谢过了,自然有丫鬟将她们娘几个带下去安置了。
待她们走后,悠然在心里琢磨:这个陈氏看着倒是有几分眼熟,也忘了是长的和谁相似了。一时想不起来,就抛到脑后了。
许氏见来了这大半天了,悠然脸上也有些困倦的样子,就告辞家去了。
没几天就到了腊月里,又是一番迎来送往的忙乱。悠然这些日子虽然不那么吐了但总是容易犯困,总是有些jīng力不济。正巧女学里放了年假,悠然便将府里大部分的事务统jiāo给沈汐去做,自己只做总揽。倒是嫁妆里的田庄地铺的,年下都有管事前来关账,悠然少不得要打起jīng神来一一查验,还要各自敲打拉拢一番。
这会子她才觉得自己身边少了两个帮着做这些杂务的管事,以前东西少还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庄子铺子越来越多,倒真是觉得有些不胜其扰。
看着身边几个如花似玉的丫鬟,心里默默想着怪不得许多人家的女眷都愿意把自己的丫鬟许给小厮们呢,更多的也是为了拉拢心腹吧。只是自己当初大话都说出去了,是走是留随她们自己,若是这几个都求着嫁到外头去,那她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身边这几个眼看着都到了年岁了,尤其是柳叶过了年也十九岁了,最多再能留个两三年。女孩子家太晚说亲就耽搁了。看来等过完年,还是要再挑一批小丫鬟预备着。
正胡思乱想的头疼呢,外头来报说郡主娘娘让人送年礼来了。来的是如今已经做了管家媳妇的珊瑚,没待她行完礼,悠然就让人把她扶了起来:“这里又不是外出,你们奶奶不拘派谁过来都使得,怎的还劳你大驾了?”连忙让人给她让座。珊瑚如今是郡王府的管事娘子,穿着打扮比当初做丫鬟时更加体面,进屋之前脱了大毛衣裳,身上穿着一件银红色团八喜纹的银鼠袄,石青色的盘金彩绣马面裙。头上虽然只有一二支金钗,但是那钗头镶的宝石足有手指大小,这身装扮穿出去,不知道的怕都以为这是个大家奶奶吧。只是王府规制本就豪奢,方心素自己不爱穿鲜艳颜色,偏喜欢将身边人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也不知是什么恶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