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罗家夫妇如何商议谋划,悠然这边却是肚子一日大似一日。眼瞅着就要到了临盆的日子了,悠然把所有的事qíng都放在一边,专心待产。玉莲几乎是天天在这里守着,沈泽那边也是日日派人回来问候。
这天,悠然正在看庄子上送来的收益。当初为了自家吃用方便,虽知道这边田产不高,悠然还是让人在附近买了一个五百来亩的小庄子。里头有藕田有茶山有菜地有果园,有她自己弄的一块二十亩的花棚,和给汐姐儿做胭脂用的十几亩的花田。一年下来,府里的蔬菜瓜果几乎够用了。倒是稻子种的不多,这边气候温暖,水稻几乎是一年两熟,产量是不低,只是悠然嫌这里的米饭口感不好,比起前世香甜绵软略有韧xing的五常大米差的太多,因此一向不怎么喜欢吃。而沈泽兄妹俩都是在京城长大的,自小就不怎么习惯吃米饭,倒是面食吃的多些。府里京城跟来的下人们也是如此,尤其一众府兵,常说吃大米吃不饱,没力气。幸亏这边海运便利,北地的麦子运来后价格也不是太高,要不然光吃饭就够悠然头疼了。
她一边看账册一边在心里默算,庄子上的产出除了自家吃喝,还有一部分粮食和瓜果卖了出去。再加上她让人侍弄的一些时令花卉,这个小庄子每年竟然还有近千两的收成。算起来,基本上能够府里的日常开支了。
悠然算着算着自己在心里感慨了一下:想当初一年下来能攒个百十两银子都要拜佛了,如今千百两的银子都感觉入不了她的眼了。
正在她感慨的时候,苏合进来回道:“夫人,前阵子您订下的一棵huáng花梨树已经收拾好送来了,您要去瞧瞧吗?”
悠然抬起头:“自然得看看才好。”
第四百九十八章 回来
虽说这个时候的huáng花梨木还没有到后世那种特别稀缺的地步,但是因为人力的有限,每年能拿出来jiāo易的树木也不会太多。悠然也是托人找了好久,才找到这样一棵整树。以往她也不怎么在意这个,沈汐嫁妆里的木材在离京前早就已经备好了,也是huáng花梨木的,还有几样紫檀木和jī翅木的物件。
自打这回又有了身孕之后,悠然直觉这是个女孩儿,因此一门心思的开始给闺女攒嫁妆。除了木材,还有什么珍珠宝石香料之类的,以前一些不怎么在意的东西这会也都开始慢慢的置办起来了。
悠然刚走到门口,正好碰上刚进门的沈泽,顿时惊喜道:“你怎么这会回来了?”沈泽后面还跟着他的小厮,手里拿着几个包袱。
沈泽笑着拉住她的手:“下人们都说你安好,可我这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正好衙门里也有些公务要处置,就回城来住些日子。”
院子里的丫鬟将小厮手里的包袱都接了过来,悠然嘱咐她们道:“你们把大爷的换洗衣物都拿去浆洗gān净,整理好了再送回来。”然后又笑盈盈的对沈泽说:“你回来的正好,我前些日子定的一根huáng花梨这会刚送来。我也不大懂那些,你陪我一起去看看吧。”
闻言,沈泽便拉着她的手往前厅走去,一边走一边还问:“咱们家还不知道要在这里住多久,你还要准备换huáng花梨的家具?”
悠然轻笑着嗔道:“你都说了咱们指不定哪天就会搬走,我费那些心思打什么花梨木的家具?我这还不是给咱们闺女准备的。”
见她提起女儿满怀期待的样子,沈泽把就要冲到嘴边的那句“万一再是个小子”给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转口道:“是,还是夫人想的周到。”
夫妻多年,悠然怎么会看不出他的想法,只不过是装作不知道罢了。就算是儿子又怎么样,好家具可以传承许多代呢。
送huáng花梨的这个商人是杨律给悠然引荐的,这人专门做珍贵木材的生意,常常来往于琼地和闽地之间,还经常和外国客商打jiāo道。这样的人,自然乐的能搭上一地总督。因此,十分尽心尽力的帮着在找来了这根木料。
悠然说是不怎么懂木材,但是她见过的多啊,这huáng花梨瞧着色泽柔和、花纹流畅自然,还散发着很淡的一股幽香,瞧着就是真的。沈泽走上前细细的看了一下,还拿手指敲了敲木头,最后也点头:“这木料不错,值得收起来。”
一旁的木材商听见沈泽夸赞忙恭维道:“因着京中这两年要婚嫁的豪门大户着实不少,这会花梨木的价格涨的颇高不说,能做大家具的大料还十分难得。那回得了杨老板的消息,知道是沈夫人想要,小的不敢耽搁,托了多年的老关系去黎族那里弄的这根木材。如今能得您一句好,也算小的没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