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问槐树娘娘时,下头的另一村民已经跪出来开口了:“穆王大人,那槐树娘娘是被赖小三挖了个dòng,塞了东西焚烧才变得如此的!小民亲眼所见,他拿着一团东西塞进了槐树娘娘的树身中,小的上前阻挡时,不知道为何,那东西竟然发出了火焰,把槐树娘娘给焚烧起来,后来就算我们灭了火,槐树娘娘还是没有恢复过来……今年夏季都未开花过……”
玉珩同样觉得其中有所不妥,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jīng神,把仙家村崇拜的槐树娘娘问了个详细。
这颗槐树在仙家村已有三百多年,百多年前朝野动dàng,大昭先祖起兵反大越,那时大越因皇帝昏庸,失去民心之后国库空虚兵力不足,江夏郡知府便到处在抓壮丁充军,当时被抓去充军的江夏百姓许多死于战场之上,只有仙家村村民全数返乡归来……回来的人都说自己每次上战场前,都会问到槐树上头的花香……
至此之后,仙家村村民奉这颗槐树为槐树娘娘,家中有人生病或所求什么的都会去槐树娘娘那儿拜一拜,渐渐的隔壁村或者江夏郡的人都会在槐树娘娘开花时过来参拜求些槐花去吃。
见整个江夏郡的人都对槐树娘娘如此崇敬,七皇子不犹豫,当下里就要村长带路启程去瞧一瞧槐树娘娘。
有人替仙家村伸冤,众村民不会死于火坑,还有可能救一救槐树娘娘……这个已过五十年岁的村长立即跟吃了返老还童药一样,唰一下抬起头来连说好好好……
出府衙前,还有一件事要办妥。
“把这府衙中兵房的典吏唤过来!”七皇子一拍堂醒,没有官袍,同样威严,“宁石,你挑几个村民一道去府衙的兵房中数一数这九曲枪的数量再去瞧一瞧这府衙还有什么营中的兵器!”
宁石应了一声,挑了十几个身材高大的壮汉就往内堂去了。
杜知府已经不再,府衙中人心涣散,大家都如同失去了中流砥柱,兵房的典吏一过来,双腿软在地上伏地就哭道:“穆王殿下,下官是冤枉的……”
“冤枉你什么?”
生死在即,手持“皇帝亲临”令牌的皇家王爷连五品知府都敢杀,哪里还会在意他这个未入流的小差使,他伏在地上颤颤声道:“小的真的不知晓兵房中的那些九曲长枪是哪儿来的,都是知府大人派人运过来,小的只负责清点计入账目中而已,请穆王殿下明察。”
见兵房的典吏这么说,玉珩就把府衙中户、礼、吏、刑、工……的典吏统统让人待到自己面前对证。
几人伏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诉苦自己的冤枉,也不敢撒谎了,魂飞天外的将杜大人的是如何管的江夏郡全数都讲了。
这些人讲来讲去讲了大半天,从中只得出杜江刮了大量民脂民膏的证据来。
第二九一章 去紫阳观
原来杜知府一直没有住在府衙之中,杜知府平时所住的就是紫阳观,紫阳观除了前头外,后院却是连同了一家陈员外府邸,而这富甲四方的陈员外就是假的,是杜知府让人假扮出来给百姓看的一种障眼法。
杜知府住在陈府中,这陈府由两座五进的宅子打通,里头浩大如同皇宫让人眼花缭乱。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这话确实不是空xué来风,知府管了整个郡,光是上朝廷上报的人头税这一块,就能从中谋取数不尽的税收银子。
一年朝廷章规明明只收取四万两,整个郡却能得到十五两万的人头税,上缴朝廷四万两,剩下的就是整个郡的各个官员瓜分,还有盐税、田赋税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更不要说过中秋、过chūn节、过冬至、过寒食,等节日收到下头知州、知县送上的厚礼了。
其实这些都是官场不成文规定,上任时前知府怎么来的,后知府再按里头的规矩来,你包庇着我,我孝敬着你,乃是皆大欢喜的事qíng。
哪里知晓这勾当在穆王这儿剥茧抽丝的一问,全数被挖了个gān净,半点官场秘密都没有了!
而这事儿若是传出去,传到了皇上的耳中,官场中的一些贪污官吏只怕都要视穆王为眼中钉。
这官场的规定对百姓来讲就像惊天秘闻一样,百姓纷纷骚乱,狗官,原来做的是这种勾当!真是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