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典恪亲亲她的肩膀,“有你真好。”
林依然红了耳朵,在他肩颈蹭了蹭。
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他们分享着这一刻,就像他们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里一样,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高峰低谷。
因为他们是爱人,是夫妻。
断网休息,在家当了两天“家庭妇男”,典恪才打开微博,看了一圈各色言论,思考了很多,然后才发了一篇微博。
@朕姓典名恪
12月13日 08:16 来自即将大婚的水果机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句话,它出自港岛经典警匪电影《无间道》,一部太过优秀,使得好莱坞的翻拍之作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的好电影。即使翻拍作《无间行者》揽获了数项奥奖。
《无间行者》在保留大致qíng节的前提下,使用了更为符合西方观众喜好的诠释,我不敢轻易说孰优孰略,但对于国内观众,很明显的一点是,它完全抛开了华人普遍能找到共鸣的也是原作最感动我们的“江湖义气”,而这种特有的江湖qíng怀,如果导演真的保留,可能《无间行者》就不会这么成功。
这就是东西方jiāo流的困难之处,也是客观上落后于好莱坞的我们,想要打进西方市场要面临的,最首要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被接受、被理解。
这个问题,不能靠夜|郎自|大、闭门造车来解决,只能靠不断尝试、不断jiāo流来解决。
在尝试和jiāo流的过程中,失败是必然经历,甚至,是必要经历。
我说这些话,究竟是不是在为电影票房失利找借口,明眼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
如果这部电影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这个时候被大家冷嘲暗讽,我不会出来说半个字,佛家说因果报应,口业也是会有报应的,我喷过多少不敬业、不专业的圈中人事,我一点都不后悔,但如果这有报应,我也坦然接受。
然而,这部电影,是一个剧组的心血之作,也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只要我们还想走出去,打开西方电影市场,不论之前之后,这样的尝试都不会少,失败也不会少。
我并不要求特殊待遇,电影最终将jiāo给观众检验,我只希望大家还是能以电影本身来评价,而不是在电影还没有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就因为我而牵连了名声。
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就写到这里,不再多言。
因为爷要准备结婚,懒得怼,放有些人一马[二哈]
热门转发:
@洪荒娱乐:为太子疯狂打call
@轩辕少典:不丢人
@偶尔接广告的**影评人:为我的良心转发
@轩辕皇家太子护卫队:陛下从来是一个认真的演员、出品人,拿得出手的作品不要太多。一次失利就让有些人乐成那样,也是怪可怜的,我们听陛下的,就不怼回去了[捂嘴]再次恭贺陛下大婚!期待婚礼!
@没保留皇姓的护卫队:[典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jpg]前面很感动,最后一句才是本体,没毛病~
典恪暂时放下了电影的事,用心准备婚礼,流程已定,他回来后,婚礼日期也已经定下,林依然拍得板,就在一月二十四日,是个好日子,而且离得近,两个人都不想再往后推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复确定修改细节,典恪和策划师隔两三天就要吵一次。
作为伴郎,以及特邀过来帮忙把关审美的柳云,指着他们教育来家里过周末的典点,告诉他要小心度过中二期,不然很可能留下隐患,影响终身。
典点严肃地点了点头。
典恪吵输了一次,蔫儿吧唧地走过来,一挥手,招呼道:“大儿子、小儿子,咱们去吃顿好的~”
典点和柳云一人给了他一个白眼。
林依然一上车,就接到了典点和柳云的告状,她已经习惯了典恪这种占死党和小孩便宜的行为,假装没听见,一脸茫然。
柳云痛心疾首:“嫂子都被你带坏了!”
典点也很痛心疾首:“林阿姨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林依然和典恪对视一眼,忍不住窃笑起来,像是一对成功欺负了小伙伴的幼儿园小朋友。
你们开心就好,柳云和典点冷漠的脸上写满了这句话。
他们顺路去取了写好的请帖。
因为是特地拜托了大师书写,典恪停了车,和林依然一起上去,跟大师再三道了谢,才取了请帖,回到车上,被好奇的柳云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