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看着她说那句话时眼底一闪而过的神色,脑海中猛地想起了那张蒙着面的脸,那双眼睛也是如此,是她!
崇山狩猎,她和皇上在林子内遇袭,那些个黑衣人中,身材娇小犹如女子的人,就是她!
杀人如麻,早就习以为常,她极端的爱qíng观下又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来,留这么一个杀手在宫中,后宫中这些人都会有危险,稍有不慎就是xing命之忧。
沈嫣沉静下来,扬手,让木槿为她倒了茶,不咸不淡说了句:“二哥有你这样的对待,是他的福分。”
……
秋瑶不会在永和宫呆超过一个时辰,离开后没多久,沈嫣就让木槿去了一趟延寿宫,入夜后她大概知道了如今各宫的qíng况,永和宫这儿的看守是最严密的,太后娘娘那儿也有人在,看守最为松散的事白玉滢的华阳宫和陈贤妃所住的长禧宫,不难猜想,陈家和白侯府如今都是纪灏的人。
第二天请安时,沈嫣很快以身子不适的原因将各宫事务jiāo托到了白玉滢和陈贤妃的手中,让她们之后不必再过来请安,无事也不必来永和宫,就连三月采选的事都jiāo托出去了。
别人当皇后是要安心养胎,沈嫣表现出来的的确也是安心养胎的样子,连太后娘娘那儿都很少去,像是彻底应了皇后被变相囚禁那句话,藏在永和宫里不出来了,连皇上过去都连连碰壁。
而此时的阜阳城,时入三月,chūn暖花开,疟疾带来的病害过去后,百姓又恢复了和乐,这些容易被激愤的人,忘起来也十分的快,很快的,阜阳城里的百姓开始想起那位外传被南平人给救走的皇上。
阜阳城内,也悄然的传出了一些别的话,朝堂上之所以悄无声息的换了个皇帝,是因为如今的新皇将皇后娘娘和皇后腹中的孩子留在了宫中当做人质,所以才bī得前一位退了位。
这件事和前面那件说皇上是被南平人救走的一样毫无根据,一来谁也不能确定救人的一定是南平人,二来宫里什么样的qíng形老百姓怎么会知道。
但皇后还留在宫中却是事实,若按着与南平人勾结,故意杀害朝中重臣这罪名,皇上退位之后,皇后娘娘和她腹中的孩子也落不着好,怎么可能还会留在宫中还当皇后,这样一来,似乎皇上被要挟,为了皇后和皇嗣的安危bī不得已退位的可能xing似乎大了些。
老百姓对这些传言都是来者不拒的,且看哪个更吸引人罢了,加上有人刻意在背后宣扬,很快的,街头巷尾开始讨论起这些事来。
而这会儿正好赶上踏chūncháo,每日都有不少马车出城去游玩,清明时朝中放了五日的假,离家近的,不少官员出城回家祭祖,沈侯府这儿,三月十二这天,齐家上下收拾了东西,准备回一趟淮阳。
第114章
回一趟淮阳, 不算上住的日子,光是来去一趟的路程也得一个月,若是再住上一阵子, 那便是两个月都下不来, 加上沈家少夫人还怀着身孕,沿途不能颠簸劳累, 这便又拖长了时间。
可这么长的假,朝中还不得不给放, 沈老国公年事已高, 病了有一阵子, 想要回老家养病,这合qíng合理没有问题。
而大晋的官员,不是阜阳人氏的, 每三年都是有探亲假的,淮阳不算远,三年能有大半个月的探亲假,沈国公为官多年, 只在九年前回去过,而沈家大少爷沈致远在朝六年,也攒下了快两个月的探亲假, 如今赶上清明时节,又恰好是在少夫人临盆前回乡祭祖,告的假都没有错,日子也没做占一天。
告假是合qíng合理, 吏部将这些呈递到皇上跟前时却是有些胆战心惊的,沈侯府的做法也太厉害了,就留下个沈家二老爷还在上朝,几乎是全家出动回淮阳去,告假的文书才送到他这儿,那边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这是完全没在顾及皇上会不会答应啊。
哪知皇上非但没有不允,还赏了些东西到沈侯府,是为了嘉奖沈老国公这么多年来为大晋鞠躬尽瘁。
于是乎,第二天沈老侯爷他们便出发了。
踏chūn好时节,走走停停,到了四月初才到淮阳,此时沈家少夫人关氏的肚子都有八个月了。
到了淮阳老家之后,忙过一阵收拾妥当,祭祖过后,一家子老小,书堂都不用去了,就在淮阳这儿出游,今天去寺庙里祈福,明日去湖边踏青,淮阳最有名的街市走一走,这四月天,水都有些暖了,租了船出去游湖。
沈家祖宅那儿还有沈老侯爷的亲弟弟在,这一大家子聚在一块儿,便是马车出游,前后也得弄个十来辆,好不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