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这个时辰,得起来准备上早朝,年初一到初六虽说不用,但宫中是没有歇息的日子的,大年初一,要去皇陵祭拜。
五更天时,天还灰蒙蒙的,天上飘着雪,承明门前车轿齐备,出发前去皇陵。
前头是皇上坐着的马车,后面太娘娘的,皇后的,余下那些妃嫔,几人一辆,加上候在宫外的官员和护送守卫,浩浩dàngdàng。
这样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宫中已是傍晚,太后娘娘还要接见前来问安的张贵太妃和齐王夫妇,延寿宫中,这会儿正热闹。
沈嫣陪在太后身旁,左下方坐着张贵太妃,在她旁边是齐王妃,对面还坐着一同前来问安的几位太妃娘娘。
被禁止入宫的永嘉长公主没有来,但此时屋内的话题却是围绕她的,张贵太妃并不知道永嘉长公主离宫的原因是什么,只对她的婚事关切的很,便热切的和太后娘娘贵说道:“嫁过去半年,守了三年,马家也不该在说什么,我看那林家二公子挺好,姐姐你说呢。”
太后脸上的笑意淡淡的:“林保侯家的二公子?”
“是啊,三年前他那妻子病逝了,膝下又没有子女,永嘉嫁过去了不正好。”说罢,张贵太妃便捂嘴笑着,“这阜阳城里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了,永嘉年纪也不小,他正好大她四岁,虽说之前娶了一回,但不论是人品还是德行都是好的。”
“袁家倒也不错。”
张贵太妃很快就搜罗出了太后所说的袁家是谁,脸色微变,颇有几分勉qiáng:“袁家啊。”袁家那两位没娶亲的,长的都不咋地。
继而敷衍一般:“姐姐觉得好,那必定是想周全的。”
太后对她副样子早就习以为常,见齐王妃坐在那儿从头到尾都没说什么,便笑着问她:“身子可还利慡?”
齐王妃和沈嫣一般大,是翰林院掌院学士霍大人的次女,与齐王三月成婚,如今已有六个月的身孕,因为年纪相仿,沈嫣与她也算认识,生的眉清目秀,xing子温纯,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听到太后娘娘提起她,霍琇滢笑的温和:“多谢太后娘娘关心,如今这几月还好。”
太后对此十分的慈和:“难受了几个月,就是现在还能舒服些,等过两个月肚子沉了,要更小心些才是。”
“说起琇滢怀的这胎,我原本还担心她会不舒坦,也是孩子疼娘,和我怀冽儿时一样,头三月都没怎么折腾,吃什么都有胃口,就是最后那月人才沉一些,之前啊都没什么事儿。”不等霍琇滢说什么,张贵太妃便开始说起自己这尚未出生的孙儿的好,脸上藏不住那得意劲儿,还笑眯眯的对太后娘娘道,“姐姐,我啊找人算了,是个儿子!”
说罢,张贵太妃又拍了下腿:“姐姐你说是不是有福气。”
太后的语气淡了几分:“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投身在皇家,哪个又是没福气的。”
“姐姐说的是,要我说啊,还是长命百岁的好,这才能将这福气享用尽。”
张贵太妃这句话说完,太后没作声,屋里其余几位太妃没人敢接她的话,这不是在暗讽太后娘娘生的两个儿子都没福气。
对于张贵太妃而言,没人接话她也不会冷场,说完那话后半点都没觉得自己哪里说错,乐呵呵的又看向沈嫣,脸上那关怀,隔着这些距离就能将她给淹没掉:“皇后娘娘啊,您和皇上可得抓紧了,你们还比齐王早两个月大婚呢。”
说罢,意味深长的在沈嫣的腹间扫了下,收回去后端起杯子抿了口茶,还夸了句:“这茶还是宫里的好啊。”
霍琇滢年纪小,阅历浅,又没经历过宫中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婆婆说出的这番话,她心中深觉得不妥,脸上也有些尴尬,她朝皇后看去,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才好,要不然和皇上一说,兄弟之间,王爷该做难做人。
沈嫣抬手,低声吩咐了红莺几句,随后笑着对张贵太妃道:“贵太妃觉得这茶好,回去的时候带一些,往后宫里有新进的,本宫让齐王给您捎回去。”
张贵太妃呵呵笑着,低头喝了一口:“那敢qíng好,皇后娘娘若是觉得无聊,就叫琇滢常入宫来陪你,你们妯娌间的,本就应该多亲近些,往后生下来的孩子也得叫你一声婶婶。”
沈嫣笑眯眯道:“贵太妃说笑了,本宫怎么会无聊呢,宫里这么多的事,可不像贵太妃您在齐王府自在,这宫里,就连母后这儿都闲不住,更别说皇上,朝中事务繁忙,下了朝还是抽不开身,这一年来,可没休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