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丫头和方哥儿也很兴奋,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议论着,今日要称量的试验田的收成。
李薇微笑不语,心中却想着另一宗事儿。那块田无论水肥均不缺,更没有受遭受虫害,麦苗稀稠也是jīng心她jīng心控制过的。无论今日称量结果如何,在现有种子里,麦子能达到这个收成,几乎是最高最好的,已是极限。
现有的种子抗风抗倒伏能力不qiáng,且麦子叶极多,种得太稠,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使麦田下部密不透风,不利于麦子生长,反而会降低产量。若要再进一步增产,只能指望她发现的那几穗新种子了。
李薇几人到时,钟明已将试验田里晒gān的麦子扬好晾晒gān,堆成了堆儿。这会儿已将上面盖着隔露水的糙栅子揭起来,晾去清晨的cháo气。
这块打麦场是在原先的麦子田里临时压出来的,足足有五六亩地大小。等麦子全部晾晒gān入仓后,再浇水犁田后,种上早熟秋粮作物,如绿豆大豆等,两不误事。
“五小姐,咱们开称吧?”钟明领着几个长工过来。今儿又有十几亩的粮,晒gān晾净要入仓。现在都推成尖尖一堆儿,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金huáng色丰收的光泽。
李薇笑着点头。钟明招呼长工们过来称量,称量的结果是一共收了二十八石的粮食,李薇有些遗憾,这块试验田是六亩大小,折合下来,一亩不足五石。
钟明与长工们则是乐得喜笑颜开,都说从未见过这么高产的麦子,有人说,某地有户人家,以塘泥铺田,最终产量也不过qiángqiáng四石半。
李薇笑了下,又问钟明其它田中的产量,钟明搓着手高兴的道,“五小姐,今年可比去年qiáng,去年平均折合是三石八斗,今年是亩产四石二斗。每亩增收四斗粮食呢。”
李薇点头,二百二十亩的麦子,共约收麦子九百二十石,除去留种子外,夏粮收约四百十两银子。除去其它支出与税粮外,兴许能余下三百两左右的银子。
心下对这个收成还算满意,叮嘱钟明别把种子与他粮食混了,看天色不早,日头又开始发威,让麦穗留下一两银子给钟明,让他给长工们买点瓜果之类消消暑气,便坐着马车回城。
路上,想起原先跟chūn柳说过要赊粮给周濂的话,也不知周濂那边儿是否真的缺银子,便让方哥儿入了城先不回家,到周府去问个究竟,若真的周转不开,自家的粮便直接拉到周濂的酒坊子里得了。
到了周府,chūn柳却不在,一问下人才知,原是吃过早饭便去了自己家。李薇失笑,“得,我们多跑个空,走吧,咱们回家。”
一行人回到家中时,何氏与李海歆均是一身新衫,打扮得整洁庄重,正要出门的样子,李薇诧异,“都快午时了,你们去哪儿?”
何氏笑了笑,“贺府老爷夫人使人送信儿,请我们中午到摘星楼叙话。你来的正好,我已叫huáng大娘给你们准备了午饭,你陪你三姐在家里吃吧。”
李薇心中大急,急忙看向chūn柳,chūn柳向她眨了眨眼睛,笑道,“娘,方才我已说了,今儿我陪着你们去。梨花说亲事,我这个当姐姐跟着去,也不为过”
李海歆眉头一皱,似是不愿,李薇赶忙在他开口前,抢着说道,“是,三姐也去罢。多个人替我把把关,有什么不好的。”
何氏看她一脸的急切,笑道,“亲事都做下了,还有什么把关不把关的。”
李薇又道,“那今儿去,少不得会说些正经的事儿,三姐这些年宜阳的风俗忌讳也知道不少,去了能给娘出出主意嘛。”
chūn柳在一旁笑道,“梨花说的这个没错儿。我见天在家里没什么事儿,到外面儿走动的也不少,比娘听得还多些呢。”一边说一边向自家的马车走去,一副跟定的架式。
何氏向李海歆一笑,“行,让她跟着吧。”
看着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出了院子,chūn柳从车窗中探出头来,向她做了个安心的手势。
李薇舒了一口气,青苗关了大门儿。她这会儿才有功夫去想贺府老爷和夫人突然要见面,到底是为了何事?
想了半晌,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偏偏贺永年前两日刚去了安吉,这会儿也真抓不到人去问。许久之后,叹了口气,向后院儿走去。最坏的结果是爹娘知道了大夫人的心思,会心疼自己会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