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皱起眉头,“你父亲的脾气你还不知道,要说你自己去说。你的正妻才没了多长时间,现在在你父亲面前说起,还不打断了你的骨头。”
任延凤笑道:“儿子却不怕挨打,只要母亲在旁边劝着,不要将儿子打死才好。”父亲脾气不好,也不过是打骂,软磨硬磨还是能成事的。再说很多事父亲还要仰仗他,他二弟弟虽然书读得好,却整日满嘴圣贤之语,将来想必让父亲也指望不上,为了女人他也不是第一次闹了,父亲那边再生气也不会如何。
楚氏被逗笑了,拿不出别的话来骂,“那也要守一年。”
任延凤道:“先定下来,明年成亲也就是了。”
楚氏没有点头答应,任延凤又是一顿好磨。
时辰不早了楚氏撵任延凤回去睡,任延凤笑道:“我屋子里也没个人气儿,索xing今晚父亲不回来,我就在母亲外间的炕上躺躺就是。”
……
第二天上午三太太就将银子给容华送还回来。
容华也不说其他,笑着收下了。
三太太脸上一红,低声道:“都是你帮忙,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如何。我也没有别的方法,只能将家里值钱的都变成银子,希望能给你三叔父解围,没想到……”
容华点点头,大多数人遇到这种事都会这样,怕外面人知道也不敢声张,唯一的办法就是凑银子。
三太太没想到容华能理解,笑容又软了一些。
两个人说了半天话,三太太才走了。
四太太好不容易等到四老爷下决心。
四老爷道:“我去母亲那里将我的想法说说,母亲若是同意我就去买,若是不同意我就将银子还回去。”
终于还是想通了,正妻和庶子之间总是有这样一道隔阂难以跨越。
四太太笑着去给四老爷换衣服,“要不是侯爷和老爷说了许多,老爷还不敢去说。”
四老爷道:“明睿说的也没错,与其将许多事窝在心里,还不如就试着说一说。”
四太太点点头,“娘本来对老爷也是很好的,如果娘不同意,老爷也别多说,娘身体还不好,别气着娘。”
四老爷出了门径直来到老夫人屋里,母子俩说了几句话,四老爷就提起老夫人给他那笔银子的事,“其实儿子没想开店铺。”
老夫人有些惊讶,老四很少在她面前说这样的话。
四老爷迟疑一下开口,“儿子是想在运河以西买些地种棉花,而且儿子还想自己去趟山东。”
老夫人微微一怔,眼睛亮起来,“怎么想起要买地种棉花?”
四老爷道:“儿子听说运河以西有不少棉花地,逐渐要成规模,儿子就想去看看,如果可能就买下一块来……”顿了顿,“只要种的人多了,商贾自然会上门去收,不愁销路,并且儿子还打听到有人种出紫花、湘花、茧花、豆花四种,要是能学来种下……”
老夫人点点头,和蔼地道:“既然你都想好了,就遣人去看,山东一带地界儿不太平,你去我还是不放心,等下人回来有了消息,你再定是不是要过去瞧。”
四老爷听得这话不由得欣喜。
四老爷走了,李妈妈笑着到老夫人chuáng前,“四老爷比以前好多了,至少能跟老夫人谈心。”
老夫人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
七月中旬圣驾才浩浩dàngdàng去了陪都。
皇宫里少了皇帝,却没有丝毫没有影响京城里热闹。
七月二十一,大吉,诸事皆宜。容华陪薛夫人去庙里上香祈福,容华刚亲手进了三炷香,还没出大殿,锦绣上前道:“外面有个道士要给夫人测吉凶呢。”
第226章人祸(上)
听到道士测吉凶这样的话,容华不免皱起眉头。
都说这些人能知晓天机,可是身边却没听说谁因道士的指点逢凶化吉,反倒是被骗了许多钱财。
容华出了大殿这才问锦秀,“道士有没有说什么?”
锦秀摇摇头,“我没在一旁听,不过那道士说夫人,生来即是大富大贵之人,只是命运多舛……”
薛夫人年轻寡居,难道指的是这个?
容华和锦秀一起走进侧院,等在那里的婆子们忙都上前伺候,容华净了手又换了帕子和白纱帷帽,这才带着人一起从寺庙的旁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