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_作者:云霓(511)

  陶正安看了看薛明睿的表qíng,目光沉静,脸色肃然,不由地心生寒意。

  陶正安想开口却碍于容华在身边。

  薛明睿倒是先说了话,“庄亲王的意思,让我协同处理顾瑛的案子。”

  传言得到了证实,陶正安顿时喜忧参半,“侯爷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办才好。”

  薛明睿道:“顾瑛案子岳父也知晓,并不是表面的人命案。”

  陶正安只觉得似被一盆冷水从头灌到脚下,顾瑛的事至今为止牵连了三个人,除了他,一个已经在工部贪墨案中被正法,另一个辞官返乡。若是真的从顾瑛嘴里审出什么来,他岂不是要首当其冲。

  陶正安脸色一黯,“可是我听说这案子还另有内qíng,并且牵连众多,朝廷总不能将这些人都处罚……”

  薛明睿道:“既然要审案,顾瑛的口供就会记录清楚,将来案子审结就难免呈上去御览,现在只怕是顾瑛并不知道许多。”也就是说顾瑛手里说不定只有他们三人的把柄,暂时不会牵连到其他人,也就不会出现牵连太广难以处罚的局面。

  薛明睿道:“不能只听犯人的一面之词,朝廷必然派人清查。”

  工部那人已经被抄家,吏部郎中走的时候又将京城的宅子都变卖了,全家老少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拉了两车书籍和杂物归乡。

  这么说来,要想要清查就只能从他下手,陶正安的手不受控制地抖起来。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瞧了一眼陶正安,“这案子除了庄亲王和我,还有顺天府、刑部会审。”

  陶正安一时慌了神,“那要怎么办才好?”就算一时遮掩住了,他必定为这案子身先士卒,文武官员都看在眼里,朝廷又怎么会对他不多加处置。

  薛明睿蹙了蹙眉,“岳父还记得开元十年的那桩案子吧!”

  英亲王去西宁剿匪,回来之后没有功赏,反倒是跟着的官员钱泰明因为喝酒误事丢了官。

  这件事虽然没有挑明,文武官员也都知晓得清清楚楚。

  英亲王西宁剿匪几千人,被人告剿杀平民充数,皇上没有明令人去查明,这件事的结果却是,朝廷对剿匪功臣没有任何封赏,此事之后英亲王不再为朝廷办事,彻底被搁置起来,跟着英亲王前去剿匪的钱泰明“主动”误事丢了官。大家都知道,要不是钱泰明识时务“主动”丢官,等到朝廷处罚,就不止这样简单。

  当今虽然仁慈,可是一件案子,就算是不准备牵连过多,也不会无声无息地结束。

  陶正安彻底没有了jīng神,难不成就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

  散尽家财,辞官离京。

  寒窗十年苦读,又在官场小心翼翼摸爬了这些年,竟然落得如此地步。

  薛明睿面沉如水,喝了口茶,起身离座,留下了容华和陶正安独处。

  “父亲,”容华忧心忡忡地先开口,“女儿会在侯爷面前再帮父亲说说。”

  陶正安抬起头来,这个之前他觉得木讷的女儿容华,此时此刻眼睛里流露出浓浓的担忧。

  这几日妻子在他面前挑剔了不少容华的不是,现在看来容华也是尽了力,陶正安微微思量间,耳边又传来容华清澈的声音,“父亲在朝为官也惠及了不少人,可是真正关键时刻人人自保为先,不一定会顾及父亲。”

  陶正安一怔,仔细揣摩容华话里的意思。

  陶正安低下头,容华眼睛一亮,很快敛目掩去光华,“女儿前段时间进宫,静妃娘娘托人传话,问女儿是否想要知道五姐姐过世的原因。”她要让陶正安知道,静妃并不是陶正安的侄女,而是一个想要捏住别人把柄,要人乖乖为她办事的女人,在静妃手里陶家是棋子,一旦没有用处随时可以丢弃。

  她更要让陶正安知道,他那些秽行已经遮掩不住,尤其是在他面前这个女儿面前,他再也不能假装正人君子道貌岸然。

  第228章人祸(下)

  没想到事隔一辈子,她成为陶八小姐之后,才亲眼看到陶正安脸上的神qíng,愤怒、遮掩、愧疚、恐惧,这些qíng绪一下子从陶正安脸上一一浮现出来。

  陶五小姐,陶正安还记得吗?那个整天在陶正安身边沐浴天伦的女儿,那个时时刻刻想要讨父亲欢心的,为父亲的一张笑脸无比愉悦的女儿,那个因父爱被放纵,无忧无虑的女儿。

  可能陶正安并不时常记起来,她却替他记得,稀里糊涂地输了一辈子,却yīn错阳差地又回到他身边悄悄长大,不动声色地做一个乖巧、规矩、柔顺的女儿,也许等的就是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