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_作者:云霓(580)

  李家连姑奶奶的事都不管还会cha手他的事不成?

  这件事不闹大李家是不会出面,他就要看看到底要到什么时候静妃娘娘才能遣人来说句话。

  他乐于借着静妃压族里的人,前提是李家要有这个意思。

  陶正安冷笑一声出了门。

  大太太的手臂抬起来又如同枯树一样垂下,刚躺下去,忽然似是听到帘子声响,立即坐了起来,瞪大眼睛认真地看陈妈妈,“快,快,是不是舅太太来了,快让舅太太进来坐。”

  陈妈妈转头看门外空无一人,含着眼泪上前央求,“太太,您就听奴婢的,吃些东西好好歇着,等舅老爷、舅太太来了,我再叫太太起来。”

  大太太向外伸着脖子等了一会儿,不见任何人进来,这才微阖上眼睛自言自语,“说不定是进宫去了,要来静妃的手谕,”说到这里又改口,“我这样的小事哪里要什么手谕,只要静妃能写‘孝贤’两个字夸夸我,赏我些东西也就行了。”

  陈妈妈这才如梦方醒,原来太太给舅老爷写的信是这个意思。

  静妃都已经发了话,还有谁敢反驳?真是这样危难也就过去了,不但太太没事,老爷也会没事。

  身前不风光身后补,老太太那些话只是一面之词,还有人拿着这个去和静妃争辩不成?

  现在只等着舅老爷能来。

  商人都会算一笔账,舅爷李立庚,舅少爷李崇兆在奉天经商多年,最看得清利益得失。本朝虽不如开国初,各项制度都十分严格,对后宫限制还是很多的,在皇后的宫殿外还有“后宫不得gān政”几个字,更别说其他嫔妃,就算见家人也是要皇上恩准的。

  现在皇上去了陪都,静妃要见家人就要禀告皇太后,以静妃的xing子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去惊扰皇太后,皇上自己也奉行孝道为皇太后修了金塔、寺庙,涉及到孝义静妃不会随便出头。再说静妃如今正怀有身孕,在宫里全凭着皇太后照顾,能顺顺利利诞下皇子是眼下最重要的,其他都会暂时被扔在一边。

  如果静妃谨慎,舅舅一家最多给大太太带来些许安慰。

  现在这个局面,她盼着静妃能出手帮忙。她和陶正安的话让大太太听见,也是要故意激激大太太,让大太太bī着娘家出面帮忙。这样一来,静妃也彻底地卷了进来。

  容华吩咐锦秀,“大太太那边有了消息就来跟我说。”

  锦秀点头下去。

  容华亲手将身上的孝衣整理好,她本不该借着祖母的丧事安排这些,只是想要揭开陶正安、大太太、静妃几个人的嘴脸,现在是最好的时机。祖母泉下有知说不定会原谅她,若是祖母不能原谅,就等她将来百年之后再向给祖母磕头赔罪。

  哭了大半天,供桌上摆了饭菜,陶府的男男女女才陆续去后面用饭。

  研华趁机凑到容华身边,拉住容华小声说话,“你听说没有?族里人不准二姐回门。”

  声音带着试探,是想看她是什么态度,容华点点头,“我也是才听说。”

  研华仔细地看着容华,“族里的长辈到底是怎么想的,老太太临终之前也没有说别的,不过是怪瑶华没有回来娘家,瑶华才出嫁一天,按礼数是不能回来的啊。”

  研华这是要替瑶华说话。

  容华故意不接口,研华又道:“你去看母亲没有?我去看了,母亲的气色很不好。”

  容华看看左右这才道:“我也想过去看,可是不能脱身。”

  族里的婶子们随便吃了些饭又回到孝堂“嘤嘤”地哭起来。

  研华在这一片哭声中开口,“若是母亲真被父亲休了,家里又传出这种事,薛家会不会……”说着目光闪烁,“毕竟是勋贵之家规矩多。”越是显贵越在意“忠孝”两个字。

  守寡的女人除了行动不便之外,名声上会好一些,若是不再嫁就会被人尊重,被夫家休了的女人会给子女、娘家带来耻rǔ。

  既然她记在大太太名下,大太太被休当然会对她有影响,即便是她已经出嫁,夫家也会小瞧她。

  研华不会就是来提醒她这点的吧。

  研华脸色煞白,“万一有了这样的事,我们这些出嫁的女儿将来在夫家要如何抬头?家里如何也担不起不孝的罪名。”

  这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也是实qíng。

  今天早晨二太太王氏去薛家送了礼物给薛老夫人,又恭敬地将她请回娘家,这些举动无非是族里长辈要安她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