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_作者:云霓(753)

  赵大太太回完话提起帕子来擦眼泪,眼泪流得多了整个人也完全镇定下来。

  赵大太太道:“娘娘连看一碗粥都能想起那是八皇子爱吃的,可见娘娘对八皇子牵挂之深,娘娘这是痛失爱子这才会……”

  赵大太太这边跪着回话,养心殿的偏殿上也跪着一个人。只等到宫人将赵大太太所说的都向皇帝禀告了,皇帝这才让内侍将偏殿里的赵宣桓带过来。

  赵宣桓走到正殿上,又复跪下来。

  皇帝坐在御座上看奏折,似是早就忘了面前还跪着一个人。

  大殿上异常的静谧,偶尔能听到皇帝放奏折的声音。皇帝看了一摞奏折,上面的内容千篇一律,他登基这么多年了,很少能看到这种qíng形,满朝文武一心辅政,竟没有第二个声音,就算是太祖皇帝在位时,朝中有几位名臣辅政,也没到这种“天下太平,与世无争”的景象。

  既然百官众口一词,哪还用得着他来批阅奏折。

  皇帝丢下手里的御笔,拿起一本钦天监的奏折扔给赵宣桓,“你瞧瞧钦天监的安排是不是还合理?”

  赵宣桓这才微微抬起身子,伸出手去拿地上的奏折,只见上面朱批着几个字:治丧如皇贵妃。赵宣桓合上奏折恭敬地低下头道:“皇上,微臣以为不妥。”

  皇帝抬起眼睛,目光凌厉地扫向赵宣桓,“哪里来的不妥?朕已经传了你母亲问话,你母亲和你的话大相径庭,朕让人将你母亲带来与你对峙如何,倒要看看你们母子谁是欺君罔上。”

  “皇上真的相信臣母的话?蔡氏一族何以根基如此之深?我母亲何以能控制赵家这么多年?蔡家这种外戚,就要斩糙除根,否则将来卷土重来未可知。”赵宣桓说到这里顿了顿,声音微微高了些,“微臣句句肺腑,若是皇上以皇贵妃之礼安葬华妃娘娘,九皇子仍旧是身份最高贵的皇子,那便是给蔡家留了一丝希望,蔡家必然还会依仗这个再重新结党。”

  “母亲已经和微臣说过,华妃娘娘就是为了九皇子能再在皇上面上得宠,才会出此下策,皇上因八皇子痛心,华妃娘娘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要用八皇子重获恩宠。”都说知子莫若母,在母亲身边这么多年,他又何尝看不懂母亲的一举一动,从宫中回来母亲谨言慎行,不再提起要劝华妃进食的话。他就知道,华妃必然是想出了万全之策,这个万全之策就是以死保全九皇子。

  龙椅上的皇帝脸色更加深沉,一双眼睛里迸she出yīn冷的光。

  大殿里死一般的沉静,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赵宣桓却没有半点犹豫,“华妃娘娘虽然没了,皇上必然会善待九皇子,在朝臣们看来九皇子就有可能会承继大统,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势必还会有人依附蔡家支持九皇子,只要一日储位未定必然就会再起纷争,国家因争储内乱,就难以抵御外敌,就如同皇上刚即位那些年,各地逆党、叛军四起,我大周必然陷入危险境地……”

  “大胆……”

  一声怒吼,赵宣桓顿时汗透重襟。

  皇上微眯起眼睛,“重利之下必有勇夫。你告诉朕,你在这里说这些话,是谁许诺了你什么?你是结的谁的党?你支持的不是九皇子又是哪个皇子?”

  赵宣桓整个人重新伏在地上,“微臣不敢,微臣一心一意为朝廷为皇上。”

  皇帝冷笑起来,“好一个为朝廷为朕,朕早就说过,不准任何人结党营私,既然你早就知晓蔡家结党,为何不早些递折子密奏?你是眼看皇贵妃倒了,蔡家倒了,这才假意告发,其实想要另攀富贵,是谁给了你好处让你来朕面前说这些话?是庄亲王还是英亲王?”

  赵宣桓伏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臣一心效忠皇上,皇上明鉴,皇上以皇贵妃之礼安葬华妃必然会遗祸无穷。”

  “朕早就说过不准有人再提起立储之事,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真是不将朕的话放在眼里。”

  赵宣桓仍旧咬牙道:“自古忠言逆耳,皇上明鉴。”

  皇帝脸色一凛顿时bào怒,“好个忠言逆耳,你还是忠臣不成?若是果然依你所说,你之前依附蔡氏结党营私是为不忠,现在你卖母求荣是为不孝,这样不忠不孝猪狗不如的东西,还敢在朕面前提起‘忠’字,你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