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_作者:云霓(972)

  四太太又是瑟缩了一下,“都是些薄沙田,薄沙田也是产棉花的,今年就有人买了许多薄沙田种出了棉花。”

  薛家老太太们互相看看。

  薛三老太太道:“这话作准吗?山东棉农不少,可是沙田养棉还是第一次听说。”

  四太太忙点头,“作准,是一个商贾说的,因他收棉所以懂得些。”

  “就是崇杰救的那个商贾?”薛三老太太慈祥地问四太太。

  四太太又点头。

  老夫人一掌拍在矮桌上,“你们还有多少事瞒着我。”

  四太太转头求救地看二太太。

  二太太出乎意料地与四太太对视。

  老夫人大声喝道:“快说。”

  四太太没了法子,只得老老实实地道:“朝廷鼓励官绅开荒,容华也雇长工开了二百亩荒田,这些田地朝廷头一年不收田赋,第二年正式收赋税的时候会给鱼鳞册。我们找人核算了一下,也是觉得值才会……”四太太边说边转头看二太太,“还有……二嫂也要买五百亩荒地,老爷已经让人帮忙去看地了。”

  二太太震惊地张开嘴,她什么时候说要荒田了,她要的可是能产棉的良田。

  老夫人厉声道:“老二媳妇是不是你也要老四帮忙买田?”

  “这……”她总不能说她让四老爷买良田,尤其是这么多眼睛看着她。二太太嗓子一哑说不出话来。

  老夫人气道:“我看你们是鬼迷心窍了。”

  四太太又解释,“良田要七八两银子才能买,这样的田地只要一两银子一亩。”

  老夫人呵斥,“你们只知道便宜,为什么当地士绅不买都留给了你们?”

  四太太顿时没了话。

  要知道任谁都会想买最好的良田,荒地便宜却结不出好的农物,就算买了再多也是无用,不然朝廷也不会为了让官绅开荒免去各种赋税了。怪不得四老爷不敢和老夫人说实话。“既然已经买了,就让佃户、长工好好耕种,年轻人总是有新的想法,也未必是行不通的。”有薛三太太旁边劝说,屋子里的气氛似是缓和了些。

  四太太松口气重新坐回椅子上。

  老夫人撇开四房不提,看向二太太,“还有你,在四条胡同买了多少间房?两处一进院子,一处三进院子花了多少银子?家里分给你们的银钱,怎么够你们置办这么多房产?手里还有多余银子去山东买五百亩地。”

  二太太冷汗一时流了下来,“娘,这些银钱都是媳妇平时积攒下的啊,老爷和明柏、明霭平日里的俸禄银子,还有……”

  老夫人冷笑起来,“那些银子不够买四条胡同的房子。”

  二太太惊骇道:“娘,您和各位老祖宗分的家,我们有没有多得银子,您最清楚啊。”

  “我是清楚,为了你们我是cao碎了心,没想到你们一个个藏着掖着,瞒着我做出那些事来,是不将我这个老太婆看在眼里,既然如此,将话说开了也就由得你们,”老夫人看向几位老太太,“我一早定了家规,不许家里的孩子在外面大张旗鼓地做买卖,这些年我旧疾缠身,也就没有了许多jīng力管束他们。”

  说到这里老夫人毫不客气地看向二太太,“你和老二是不是在外面开了酒楼?”

  二太太睁大眼睛,酒楼的事老夫人怎么会知道。

  “那是……”二太太声音微颤,才要辩解。

  老夫人敛目打断了二太太,“是不是要将那些为你办事的婆子叫来说话?”

  老夫人目光冰冷意味深长,似是能看透她心中所想。

  难不成老夫人知晓了三房、四房的事因他们而起?若是老夫人果然知晓了,会不会当着族里长辈的面揭穿她。

  二太太害怕地攥起手。

  “不分家我还不知晓,你和老二有这样的能耐。”

  二太太忙躬身道:“娘别生气,也是因为任家开酒楼,我和老爷想着不如入些银钱……这才没和娘禀告。”

  “在这个家里就要听我的,你们不听也留不得你们,既然买了宅第你们就立即搬出去,不要在我眼前。”

  老夫人当着族里人说出这样的话就十分严重了,本来是风风光光的分家,现在就像是要被撵出一般,日后在别人面前如何能抬起头来,“娘,您千万不要这样说,我们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