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_作者:小麦s(312)

  看到烟火绽放在高空,九娘跪倒在地,茫然看向来路。

  来路也茫茫。

  阿昕、王翁翁、王婆婆。如果不是她再活了一次,是不是他们不会死?是不是四年前苏瞻就不会找孟建去处理青神的旧事?是不是王翁翁、王婆婆就不会来开封?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祸事?如果不是她,是不是就不会有桃源社?是不是阿昕会好好地坐在家里等着嫁人,而不是在这里被弩箭she穿?甚至陈青就不会身陷危难?还有阿昉、太初他们那许多人就都不会遭此灾祸?

  她的活,扰乱了这世间原有的步伐?

  她的活,造就了别人的死?

  命运究竟是谁在安排?如此无常,如此弄人!

  九娘握紧了双拳,站了起来。尘光在树下扭过来头,无辜地看着她。

  不远处,来路的方向,传来隐隐的马蹄声,人还不少。

  来的这么快!不知道为什么,九娘忽地想起了赵栩,人也来了些jīng神,生出了些力气,她牵了尘光往来路慢慢而行,能感觉到自己腿内侧的ròu不听使唤地抖着,能迈开腿实属不易。

  不多时,在月光下也能看见远远那个红衣女子的身影。十几骑正朝着这边飞奔而来。

  九娘赶紧拼命拉着尘光调头。尘光调转头来,蹭了蹭她的脸,示意她快点上来。

  刚坐稳,身后已有箭矢破空声传来。尘光一声长嘶,屁股上中了一箭,疯狂地跑了起来。

  没跑出去多远,尘光一声哀鸣,前腿一跪,将九娘直直地摔了出去。

  九娘撑起身子,顾不上手和腿擦破的疼痛,看向早上还撒娇想多吃几颗糖的尘光。马儿仰起脑袋不断嘶鸣,似乎催促她快点逃离,前腿拼命蹬地,还想撑起歪在地上的巨大身体。

  又有几枝箭飞速而至,幸而没再伤到它。

  九娘左右望了望,咬了咬牙,连滚带爬地往左边田埂下跑去。那是一片看着半人高的农田,密密麻麻,总比右边的稻田方便藏匿。

  九娘抬起手臂掩着脸,在粟田杆中快速穿梭,细长锋利的粟叶不断刮擦着,发出淅沥沥的声响,跑,再快一点!再远一点!

  “只有马——没有人!”外面传来粗声大喝。

  红衣女子左右看了看:“走不远!分开去田地里搜!”

  十几人立刻下马分成两批,沿着田埂站成一排,手持朴刀往前搜索着。

  九娘蹲下身子,藏身于粟田里,屏息静待,盼着有救兵能快点往烟火这里来。月色下密密的沉甸甸的粟粒倒垂下来,仿佛也想替她遮挡上一二。

  这样的qíng形,似乎什么时候发生过一样。

  她在跑,后面有人追。

  九娘忽然一阵恍惚,有些压不住的恶心。

  “小娘子——我看见你了!还跑?!别跑!出来!”外面的大汉用朴刀粗鲁地劈倒身前的粟米杆,大喊着。他们肆无忌惮,他们穷凶恶极。

  九娘紧紧抱着膝盖,将头深深低了进去。疼!很疼!

  有什么事qíng似乎喷薄而出,前世有什么事是她一直想不起来的,这一刻,似乎从那被封印的万丈深渊里咆哮着翻腾着,就要冲破那层层封印。

  “快跑——!阿玞快跑——!”是谁在叫?十五翁还是十九翁?她想不起来。可是肯定发生过!

  粟米杆一片片倒下去,被踩踏得东倒西歪,马靴踩在叶杆上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地刺耳。

  九娘却似乎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青神。一糙一木,无比熟悉。她漂浮在半空中,盛夏烈日灼灼,她却感受不到一丝热意。

  她看见一个少女和一个老人在大树下的溪水里叉鱼,笑语晏晏。旁边的部曲和女使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忽然来了一群人,打倒了那几个部曲和女使,冲着溪水里的少女而去。

  忽然,九娘似乎身子从空中直堕下去,和那少女合二为一。身子沉甸甸的,阳光是滚烫的,溪水也是温热的。

  “阿玞快跑——”老人的声音那么熟悉。

  她赤着脚在溪水里跑,跑到了对岸,盛夏午后的阳光刺眼,声后有恶意的笑声,狰狞的叫声:“跑啊——你跑啊!”

  她赤着脚在农田里奔跑,脚上被扎得剧痛,手上还拿着十五翁送给她的小鱼叉。

  她的头发被揪住了,被狠狠摔在田地里,衣裳呼喇一声被撕裂开来。背着光她看不清那人的脸,下意识地用鱼叉戳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