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归来(重生)_作者:红叶似火(475)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聪明地早猜出了这才是太后的目的。不过这也不过分,反而正当得很,毕竟消失的是两个皇亲国戚,关闭城门是理所应当的。

  “伏大人所言甚是,辰王和长公主乃千金之躯,拖不得,应立即关闭城门,全城搜索。”大家都没反对。

  只有冯御史站了出来,颤抖着一跳一跳的白胡须,慢吞吞地说:“太后娘娘,伏大人言之有理,确实应该关闭城门搜索,不过八扇城门皆关闭,恐给百姓带来不便。依老臣之见,何不单开一扇城门,加派人手在那儿盯着,既能防止贼子逃脱,也能方便实在有急事需要出城的百姓,还可减轻不明真相的百姓的恐慌。”

  这番话合qíng合理,很快便有大臣站出来呼应冯御史:“太后娘娘,冯大人的提议甚妙,不然万一百姓有个生老病死的大事,岂不是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他们打着为百姓着想的名义,萧太后也不好独断专横,只能笑盈盈地应下了:“还是两位爱卿想得周道,便依两位所言行事。”

  “太后娘娘圣明!”于是此事便这么定下了。

  随后提起的都是一些jī毛蒜皮的小事。

  一夜未睡,萧太后勉qiáng打起jīng神跟他们周旋一二,待事qíng说得差不多了便宣布了退朝。

  回到云光殿,她的脸立即沉了下来:“就朝堂上的qíng况来看,侯岩庭很可能知道陆栖行的下落,甚至他们兄妹的失踪都是侯岩庭的手笔。”

  这对御林军总统领的侯岩庭来说,不过是易如反掌的事。

  初月闻言,站在一旁静默不语。太后娘娘说这些并不是问她一个奴婢的意见。跟了萧太后十来年,她已经很了解萧太后的xing子了。

  果然,她没接话萧太后也没理。

  沉吟片刻后,萧太后把茶杯重重地掷在桌上,凤目往上一翘,似是下了决心:“事不宜迟,你去通知那边,计划提前,尽早动手,越快越好。”

  初月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琥珀色的眸子中一片惶恐之色,有些担忧地问:“可是……娘娘,咱们不等老国丈那边的消息了吗?”

  当初可是说好,等老国丈进京才动手的。老国丈一生戎马,威名赫赫,手底下出过不少将士,目前御林军中就有一部分中级将领曾在他手下从过军,得过他的提拔和指点,好歹有两分香火qíng。他一出面,这些人即便不会倒戈,但也多少会受影响,个别甚至会消极怠工,这可是他们的机会。

  而且老国丈这次进京还带了五千jīng锐,里应外合,双面夹击,定能杀侯岩庭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解决了他,京城就会尽数落入他们的手中。

  萧太后如何不知道计划提前,贸然行动的危害,只是,事已至此,她有种预感,若再不动手,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

  萧太后沉了沉眼,目光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坚毅:“不用等了,最迟到明日,他若还没来,就不会再来了。”

  言罢,萧太后闭上眼,右手紧紧攥紧,掐入掌心。

  根据那县令的奏折推算,事发至今,应有两到三日,若父亲在这一战中安然无恙,且保存了大部分实力,那最迟应在明日就能到京城,一样能赶上她的计划。

  但她最担心的是父亲损耗太大,甚至有个闪失,不能回京相助,她这么空等下去,反而错失了良机。反倒不如趁着陆栖行不在的时机,先下手为qiáng,只要控制了京城局势,固守京城,依京城固若jīng汤的防线,陆栖行短期内也拿她没法。若是父亲能潜伏回北疆,执掌北疆几十万大军,遥相呼应,便是陆栖行也要忌惮他们三分,到时候鹿死谁手,还未为可知。

  初月听了,明白她已下了决定,飞快地应下:“是,奴婢会寻个机会通知那边。”

  ***

  当天半夜,萧太后才睡下没多久,张中候便连夜赶入宫中求见。

  听到初月的通禀,萧太后心知他那边定是得了什么消息,连忙起身,飞快地换了一身衣服,出去见张中候。

  “可是有了陆栖行兄妹的消息?”萧太后出去便道,一日不知道陆栖行的下落,她就很难安心。

  张中候摇头,双手递上一张折成卷的小纸筒,递给了旁边的初月:“太后娘娘,杨川古道那边传来消息了,微臣急着给娘娘送过来,还未来得及看。”

  这个消息一样让萧太后很激动,她接过初月递上来的纸条,飞快地拆开,一目十行,不过短短几息功夫便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