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举辅导师_作者:腿毛略粗(239)

  林唯衍:“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是没关系。”宋问道,“我说了我就是感慨!感慨两句!”

  唐清远想见宋问,轻而易举。宋问想见唐清远,却不那么容易。

  她让林唯衍去拜托了宋祈,然后让宋祈转告唐清远,她会在chūn风楼等候。

  唐清远才差人来回话,定了时间,约她见面。

  宋问提早去点了chūn风楼的包间,又随意点几道小菜,等人过来。

  没多久,房门被推开。

  唐清远走进来,护卫守在外面。他朗声笑道:“这倒是稀事,宋先生会来主动找我。”

  宋问起身相迎:“殿下请坐。”

  唐清远打量她两眼,道:“宋先生数日不见,消瘦不少。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宋问道:“烦心的事很多,庸人多自扰嘛。”

  “我观先生素来无拘无束,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烦心事?”唐清远想同她聊,说道:“不如说来听听?”

  宋问斟酌片刻,问道:“太子殿下。您知道三殿下遇刺一案吗?”

  唐清远笑容一僵,反问道:“宋先生觉得与我有关吗?”

  宋问:“坦白讲,我不知道。”

  唐清远大笑两声掩饰,说道:“那我可真是伤心。”

  宋问:“可从私心来讲,我觉得您没有。”

  “谢谢你的私心。”唐清远抿着唇,轻笑道:“我不会杀三哥的。”

  宋问颔首,从怀里掏出书册,将它递过去。

  唐清远接过,狐疑的翻开一看。

  越看越是心惊,快速往后一番,发现最后几页被撕了。

  恰巧断在滴漏法制白糖上。

  他又重新翻了一遍,问道:“这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宋问道,“这是王侍郎暂存在我那里的。只要他安然出来,我就把最后一页jiāo给他。”

  唐清远合上册子,探究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宋问想了想,答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唐清远不语。捏着手指沉思。

  “太子殿下。王侍郎绝对是一位可用之人。您卖他这次人qíng,您救他一命,他定能铭记在心。”宋问道,“重要的是,长安百姓也能记得您的人qíng。”

  唐清远将册子放在桌上,给自己倒了杯酒。

  宋问等他说话。

  唐清远叹道:“其实你找我帮忙,我是愿意帮的。我也知道你是为了何事,所以我才过来。”

  宋问道:“是我自己不安,宋某小人之心。”

  “罢了。”唐清远道,“王侍郎,我会替他说请的。我也不忍看他就此殒命。”

  宋问抱拳:“多谢。”

  第90章 本案了结

  宋问给唐清远的, 是一份较为浅显的物价分析理论。另外包括对米价控制的相关政策措施,户部计税的相关建议。

  可以说分析的完整且全面。

  然而最为宝贵的并不是分析,而是宋问在其中非常委婉的提出的几条税制改革。

  大梁征的税基本是直接税, 即直接向个人收取。而宋问提出了增值税,即按照物品增值部分缴税, 是间接税的一种。

  另外还提出了累进税。即赚的越多缴的越多,而对于收入低下的农户, 应当采取鼓励免税的方式, 不是单纯的依照人头来征税。

  这些建议都带着浓厚的现代风格,宋问也知道他们不会接受,且不会认同这些条例。因为它损害了大部分上层官员的利益。

  于是只是三言两语的夹杂其中,且写在最为偏僻的位置。

  至于他们能不能看见,看见后是什么样的心qíng,就不是宋问担心的了。

  对于他们来说,前面这些都不算太震慑,所以宋问在最后跟了一份滴漏法制白糖法。

  大梁的糖来自南方种植的甘蔗, 再从甘蔗中提炼糖分。

  只是他们的技术不过关, 能够熬制砂糖, 却不会熬制白砂糖。

  白砂糖在古代也称作糖霜, 哪怕是宋朝, 品质优良, 颜色纯粹的白砂糖,价格也非常昂贵。

  制作白糖的影响,远比不上盐的提纯。宋问认为, 就社会影响来看,此法曝光不会引起什么巨大变动。而对于大梁国人来讲,这却是一件很重要,足够引人重视的事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