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举辅导师_作者:腿毛略粗(256)

  众生拿着课表的手在颤抖,怎么还有这样的!

  宋问看着这幅熟悉的场景喜难自禁。

  学习就是应该要这样的嘛!痛并快乐着!没有补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宋问道:“林大义小友,我正式任命你为乙班学习监察员,酬劳是无限量供应手抓饼,爱吃多少吃多少。”

  林唯衍做了个手势,表示这单他接下了。而且他很满意。

  众学子对上林唯衍的眼神,一片哀嚎,哭天抢地。

  不如去死!!

  宋问握拳:“时刻不忘学习,才是学生本职!我相信你们!”

  这群学子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高效率的学习。

  或许也是燃起斗志,不愿服输,表面勉为其难,却很顺从的遵守了宋问的安排。

  云深书院这几日里,就出现了尤为难得的一幕。时常不在书院,跷课惹事的乙班,一反常态,醉心念书。

  郎朗的读书声就回dàng在书院里,凡是路过的学子先生,都可以从大开门窗中,看见众人摇头晃脑的念诵。还有人为了一句解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无论何时来,何时走,他们似乎都在,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第一天的时候,他们付之一笑。

  第二天的时候,他们略感惊讶。

  第五日的时候,他们坐立难安。

  待到数日过后,所有人都深感佩服,一改前观。

  这还是乙班的学生吗?这还是那群让人头疼的学生吗?

  又想到他们是在为了云深书院的名声,才如此不舍昼夜的拼命,不由大为感动,一腔热血自心田泛起。

  是,书院,这是他们书院的荣誉。

  无论是学子还是先生,都被带起了斗志。云深书院一时氛围大好,人人向学。

  傅知山再看见宋问,忍不住老泪纵横。反倒让宋问很是惭愧。

  如此,数日后,诗会如期举行。

  宋问让他们穿得整洁些,穿着书院的衣服,一道结伴去诗会。

  本次诗会来的大人物,实在太多,不同以往。

  户部来了宋太傅与王义廷,御史公李伯昭也来了,还有礼部与吏部的两位尚书。许贺白是被礼部邀请过来的,许继行不知为何也过来了。

  好在这几人都来的挺早,可以再做安排。可礼部让他们就这么gān等着,也很是心慌。于是派人通知各书院,让他们都早些来。

  礼部侍郎命人匆忙调整,给他们调位,忙得焦头烂额。宋问就带着人出现了。

  他们来的比较早,这里还比较空旷,多还是礼部的人。

  孟为逛了一圈,就有些愠怒道:“先生您看!今年我们书院又在最外面,连里面的题都听不见!进去答题的学子,被欺负都帮不上!”

  这诗会的设在庭院里,其实是不小的。只是京城大大小小书院更多,就坐不下了。

  他们的位置,中间隔了道拱门,更是被有两棵树挡了视线。

  别说看,这人多了,连听也听不见。

  往年参加的学子,有多委屈,也得自己咽下,因为无人评说。

  宋问合上扇子,面色不善。

  赵恒拍了下孟为,皱眉道:“别说了,少惹事。没看见谁来了吗?”

  宋问抬头看了眼台上坐着的几位大人物,他们都没有说话。

  这样的事qíng,他们的确不好表态。

  宋问冷笑一声道:“不就是个位置吗?跟我走!”

  众生有些困惑,跟在她的后头。

  宋问找到了礼部负责安排座位的那人,在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招呼道:“在下是云深书院的先生,带学生来参加诗会。”

  对方点了点头,没做理会。

  宋问:“我们云深书院的位置呢?”

  对方低头做事,随口答道:“没看见上面都写着吗?”

  宋问道:“我看见了啊。所以我觉得你们是弄错了。”

  “没弄错,你们就是在那边。”他说着不耐转过身,准备离开。

  宋问抓着他的肩膀重新把人翻过来:“这位兄台且留步。”

  对方有些生气道:“我这忙着呢!你们爱坐不坐,不坐就站着!”

  宋问板起脸来道:“凭什么我云深书院就得坐在最外边。这里面什么qíng形都看不见了。”

  那中年男子打量她两眼,知道她是新来的,轻笑一声道:“这位子排不下能怎样?不然你觉得哪个书院该坐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