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举辅导师_作者:腿毛略粗(326)

  “我年纪小,是事实。不过,我也不占你便宜,选你会的。”唐霈霖问,“下棋会吗?”

  宋问摇头:“我不会。”

  唐霈霖:“下棋你也不会?”

  宋问一脸无辜道:“不会下棋怎么了?就规定先生非得会下棋吗?”

  唐霈霖:“那就弹琴。”

  宋问摇头:“我也不会。”

  唐霈霖沉默了。

  客栈里也再一次沉默了。

  两人开场直接谈崩。

  唐霈霖皱眉:“宋先生,你该不会说什么都不会,只是故意不想与我比试吧?”

  “我既然坐下来了,何必跟你玩这样下作的手段?”宋问说,“可你偏偏就来问我不会的,我有什么办法?该不是想想不战而胜了吧?”

  唐霈霖咬牙道:“就算算术,这个你总会了吧?!”

  宋问沉思片刻道:“这个倒还可以。”

  唐霈霖:“那就比算术。”

  “可是……”宋问又道,“这个不好比。”

  唐霈霖:“先生又不同意?”

  宋问挠挠耳朵道:“这个的确不好比啊。谁来出题?你出的,我不相信,我出的,你也不相信。”

  “这还不简单?”唐霈霖道,“我们各自给彼此出题。不过这出的题,就算改了数字,自己也得会做。”

  “是难是易,是快是慢,是优是劣。”唐霈霖指向后面道,“jiāo给大家来说。”

  宋问点头应允。

  这样的规则,很难分出一个明确的胜负,或者说,如果一方要赢,那得是非常明显的优势。

  唐霈霖或许只是想向宋问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以此来创造一个和她对话的机会。也或许是非常有自信,想到时候能卖宋问一个面子。

  不过不管是哪个,宋问都不是很有兴趣。

  唐霈霖让人上纸笔,方便计算。

  “四个瓷瓶和两个瓷碗合需五百六十两,两个瓷碗与四个瓷盘合需五百两。三个瓷瓶与六个瓷盘合需六百三十两。那么请问先生,瓷瓶瓷碗与瓷盘,各是多少银子?”唐霈霖问道,“宋先生,听清楚了吗?”

  宋问点头:“听得特别清楚。”

  这题有点类似《张邱建算经》最后一道的百jī题。放到以后,都是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只是,在大梁以前,算术并不引人重视。或者说,哪怕是在大梁,算术也不引人重视。甚至还没有一本成册的算术教材。是以先贤就算有先进的数学理论,也并不广为人知。

  宋问直接答道:“瓷瓶八十,瓷碗一百二十,瓷盘六十五,对吧?”

  唐霈霖微微错愕。

  这题并不难,他并没有想借此刁难住宋问。但是并未见她动手算数,她竟然直接把答案算出来了。便问道:“你先前做过这题?”

  宋问:“不用做过,如此简单,随意算算就出来了。该你听题了。”

  宋问也不想给他出太难的题,以免被说是刁难。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哦,这样吧。现在有两名木匠。一人一天能做三张桌子或者九把凳子。另外一人一天能做两张桌子或七把椅子。两人各用了二十天,造了桌子加椅子一共一百三十四张。那么请问,桌子比椅子,多几张呢?”

  唐霈霖听了一遍,觉得迷迷糊糊的,于是宋问又重复了一遍。

  唐霈霖便提起笔,开始记录下来。

  宋问拍着腿,等了一会儿,不见他报出答案,便笑道:“世子算出来了吗?”

  唐霈霖不说话,埋头继续算。

  过了一会儿,宋问又催道:“方才我可是一下就报出答案了啊。”

  第126章 已经替换

  宋问在一旁不停的敲桌:“这么简单, 你也不会?”

  唐霈霖握着笔不理她。

  宋问换了个姿势, 不停抖腿:“这可是好久了。”

  旁边侍卫都看不过眼,开口道:“你催什么?我公子不正在写吗?”

  宋问道:“我是怕他不会。都这么久了, 反正你也已经输了,还算什么呀?”

  唐霈霖:“……哼!”

  其他的人,也在jiāo头接耳, 讨论这题的算法。只觉得这题复杂极了, 各数之间推衍似乎毫无章法, 又似乎确有可行,一时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