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方菜花生了原主这个儿子,言容的日子才好过了一点,因此言容对于父母的偏心并不反感,甚至还有一种扭曲的赞同感在里面。
父母长辈甚至生存环境对一个人的三观xing格塑造,真的太重要了。
虽说有了原主之后言容生活好过一些,可也就是相对而言,每年过生日都没吃过jī蛋,只有每年过年的初一早上能够吃到煮在汤圆里的jī蛋。
因为那是本地风俗,初一早上吃汤圆跟圆jī蛋,圆圆滚滚没坎坷,团团圆圆一家全。
言容总觉得这两天阿弟有些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看一眼她都觉得是在施恩。
虽然心里有些忐忑,可言容心里挺高兴的,觉得这个弟弟终于愿意认她这个又蠢又丑的姐姐了。
原主上学比较早,今年高三也才十七岁,当然,这个上学比较早是相对而言的,班里很多同学都是十八九岁了,甚至有些已经二十岁了。
言容比原主大四岁,今年也已经二十一了,若是别家的姑娘,都已经嫁人生孩子了,可方菜花看家里言华是个惯会偷jian耍滑的料,若是没了言容,家里的家务就没人gān了,毕竟她自己还要跟着言四海忙活田地呢。
因此方菜花一琢磨,就对外说是国家都规定了二十一岁才给领结婚证,那说明晚一点结婚生孩子对女娃子身体好,她家的言容就要响应国家号召,不能太早结婚生孩子,损了身体就不好了。
其他人听方菜花这话,谁不知道真是缘由?
可大家都是这么个qíng况,谁家也别笑话谁家。
倒是言裕前两天听方菜花跟言四海嘀咕过,说是准备今年给言容相看人家,争取在言裕上大学之前嫁出去,那样也好拿到男方给的聘金,给言裕凑大学学费。
方菜花担心家里的三头猪卖了凑不够大学学费,实际上她也不知道大学要多少学费,毕竟这十里八乡的还没有哪家哪户出过一个大学生呢,多是中专之类的,更多的是辍学回家种地……
第3章 返校学习【修叔舅称呼BUG】
四点起chuáng,外面还是漆黑一片。
方菜花不放心,让言四海起来借了隔壁邻居家的手电筒送言裕。
“妈,不用送了,待会儿爸回来又要白白走几个小时。”
言裕不想让人送,骨子里他还是那个已经三十多的老男人,自觉上个学都让人送,挺尴尬的。
方菜花可不听,虽然她是家里最偏爱儿子的,可事关儿子安全,她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这可不行,虽然现在山里不像以前那样危险了,可万一有什么豺láng毒蛇的碰上了可怎么办?听话,反正你爸也就只送得了这么一回了,下次再送也是送你上大学去。”
说到这里,方菜花一张圆盘子脸都笑成太阳花了,就好像已经看见言裕考上大学有大出息了。
方菜花怕儿子不高兴,连忙又捡了以前小时候吓唬孩子的话来念叨,“当初你妈我还小的时候,这大山里哪没个láng啊蛇啊的,有些láng没了吃的还会下山到家里偷小娃娃吃哩。还有那huáng鼠láng,饿极了也是要吃娃娃的,特别是那才生下来不久的小奶娃,身上有血腥味,别说huáng鼠láng,就是饿狠了的野狗都要吃。”
“你大舅舅脚下原本还有个小舅舅,就是你外婆外公上山gān活的时候放家里被huáng鼠láng给吃了的,等你外公外婆回家,你那小舅舅就剩下一个脑袋在箩筐里……”
那时候的孩子生死似乎是件十分微不足道的事,没了个孩子,做父母的麻木的烧两件贴身的小衣衫烧了,再拎着去路边坡上随地一埋,回家接着继续生孩子过日子。
或许是生活的艰难磨灭了他们对亲人对生命的感qíng,没有在那个时代打过滚的人是完全不能理解那种麻木感的。
甚至很多时候在我们看来,还有点可怕。
言裕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对于方菜花说的这些事,也只是心里感慨一番,然后内心老处男的教授又会忍不住的想若是自己有个孩子遭了这样的罪……
言裕觉得还是不要去想为妙,因为他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成长。
言四海送儿子上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从初中去镇上上学开始,每次原主上学言四海都会送儿子走完那段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出了大山那边就地势比较平坦了,而且沿途的住户也多,还有了公路,虽然是坑坑洼洼的泥土公路,可行人也多了,不用担心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