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晚上是言四海跟方菜花守夜,到十二点整言四海就去院子外点了鞭pào。
往年言家也不是点鞭pào的人家,一般这时候点鞭pào的人家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以前言四海两口子要攒钱供言裕上大学,舍不得花这个钱。
今年言裕挣了钱,让他们两肩膀上的担子没这么重了,也就将就起这些来了。
半夜里被此起彼伏的鞭pào声吵醒,约莫早上四点多五点左右,外面又响起一阵阵的鞭pào声。
再耐着xing子眯一会儿,方菜花又来敲门叫他们起来吃汤圆了,算起来一晚上真的没睡几个小时。
外面天才蒙蒙亮,言四海就端着水果糖果瓜子花生以及一盘白水煮条ròu一盘白水煮整jī,带着言裕去东边的狮子山上给去世的言老爷子上坟烧纸钱放鞭pào点香烛。
至于言容跟言华还有方菜花,因为是家里的女人,初二那天方菜花一大早就跟言容起chuáng做了早饭,大家伙吃完了换上新衣服带上礼物,往方菜花娘家走。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C省这边的风俗。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初二走娘家,如果有哪家会客不方便,也会推迟几天约好时间。
以前方菜花初二是不会回娘家的,都是初四,盖因娘家嫂嫂初二要回娘家。
初四对方娘家人又要来拜年,所以就让方菜花将就着她娘家客人,把回娘家的日子给推到了初四。
这种将就法对于出嫁女来说其实是一种类似于下马威的行为,就是明明白白的给你看,你个出嫁女在娘家的地位,还没有嫂嫂的娘家人重要。
连新年拜年这种事都要将就着嫂嫂娘家来安排。
第45章 初二拜年【留言满一千加更】
今年方菜花硬气了, 也不通知那边,就初二带着男人孩子拎着礼物, 雄赳赳气昂昂的往娘家走。
方菜花娘家比言裕他们家这边环境条件要好些, 往白鹤镇方向走四分之三的路程再下了马路走上二十多分钟的小路就能到了。
也就是说方菜花娘家那边距离镇上更近,上马路也更方便。
可言裕舅舅家条件却不怎么样。
三个多小时走下来, 等言裕一家五口到方家的时候, 方家那孤零零的两间泥巴房外一片冷清。
方菜花脸色有些不好看。
“阿妹,你们这么早就到了?”
正当方菜花站在房子前面的泥土院子前脚步停下的时候, 房子后面那条小路上传出了一道声儿。
方家泥房后面半圈都是竹林子,竹林子里此时钻出了一个背着大背筐的黑脸中年男人, 看见方菜花他们, 脸上露出个憨憨的笑。
“妈说你今天要回来, 家里也没个什么好东西,我去村里老汤家买了只大公jī。”
大背筐破破烂烂的,竹篾太过稀疏, 能看见里面一只红黑羽毛发亮的大公jī正扑腾得厉害。
方菜花的妈耳背得厉害,在屋里听见方杨树粗声粗气的说话, 这才听见了点动静,杵着跟木头棍子拖着腿从屋里走了出来。
“杨树啊,是谁来了?是不是菜花回来啦?裕娃子来没来啊?”
方菜花的妈姓肖, 不过那年代嫁人之后基本都会沿用夫家的姓,所以像言裕这一代的人除非是直系亲属,隔房亲戚家的孩子甚至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只平时称呼她为方老太太, 跟言老太太差不多。
方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落下病根,老了风湿严重了,两条腿都浮肿起来,特别是膝盖那里,都弯不了,走路都只能两条腿伸直了慢慢的挪。
今天方菜花的嫂子马招娣带着儿子方洪涛回娘家去了,家里就方杨树跟方老太太。
至于为什么方杨树先前说知道今天方菜花要来,其实是方老太太硬气。
当初言裕考了市状元的时候方菜花回了娘家一趟报喜,那会儿方老太太在房间里拉着方菜花的手就偷偷说过,让方菜花明年初二正常回娘家,别管马招娣闹不闹腾。
方杨树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憨傻xing子,只知道跟着村里的人去外地建筑工地上gān活,家里的事都是方老太太跟马招娣在管。
几年前方老太太腿脚风湿越来越严重,家里的事就被马招娣给一把手抓了。
方洪涛面上看着倒是跟方杨树差不多,闷油瓶一个,可因为家里奶奶跟妈都要孝顺,反正等你们闹腾完吩咐我做啥我就做,不吩咐那就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