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认真地用香胰子洗手,一边让厨娘备下番茄、huáng豆芽、葱姜蒜和面。
蜀葵此时心花怒放踌躇满志,一点也不嫌麻烦,厨娘和面的时候,她先用开水把番茄烫一下,麻利地剥去了番茄的皮,把番茄切成碎丁。
见厨娘已经开始擀面条了,蜀葵便开始炒番茄丁。
油一烧热,她先用葱姜蒜炸锅,然后放入切好的番茄丁,翻炒几下之后,又放入huáng豆芽翻炒,然后加水熬煮。
忙完这些,蜀葵见厨娘已经把擀好的面下到开水里了,便吩咐道:“去拿一个素瓷盖碗!”
待面条煮好,蜀葵用笊篱把面条捞在素瓷碗中,又浇上煮好的番茄汁,盖上碗盖,笑盈盈用托盘端了,往正房而去。
堂屋内灯火通明,屋角的金盘内冰山散发着冷幽幽的白气,屋子里很是凉慡。
蜀葵做宵夜时出了一身透汗,此时全变凉了,畅快得很。
闻到番茄面的香味,赵曦穿着雪白的浴衣从卧室走了出来。
蜀葵心中感激他,更是分外的尽心,安顿赵曦在罗汉chuáng上坐了下来,又笑盈盈把筷子递给了赵曦。
赵曦接过筷子开始吃面。
蜀葵做的番茄面很好吃,面条很有嚼劲,番茄汁酸鲜可口,huáng豆芽也是脆脆的,非常的美味。
赵曦吃面的时候,蜀葵见他长发湿漉漉地披散了下来,便起身去卧室拿了一条大布巾。
她跪在罗汉chuáng边上,用大布巾裹住赵曦的长发吸收着水分。
赵曦头发很敏感,被她弄得头皮麻苏苏的,心里觉得怪怪的,却竭力忍耐着没有吭声,只是默默吃着面。
此时夜已经深了堂屋的门上挂着细丝竹帘,因屋子里烛光明亮成群结队的蚊子和小虫在竹帘外飞来绕去,庭院角落里蛐蛐的鸣叫此起彼伏。
外面那样热闹,堂屋内却安静得很,静到赵曦的筷子偶然碰到碗壁的声音都清晰得很。
赵曦慢条斯理地吃着番茄面,感受着蜀葵摆弄着他的长发,心中无限的安宁满足。
第二天蜀葵带着礼物去向叶妈妈和小chūn辞别。
得知蜀葵要随王爷进京,小chūn心里难受极了,把新得的一瓶玫瑰油送了蜀葵做临别礼物。
蜀葵也舍不得小chūn,她低下头,鼻梁中间酸酸的,很是难受。
出了叶妈妈的院子,蜀葵又去看林妈妈。
林妈妈因为儿子林贞要随王爷进京,心里正在不自在,见蜀葵来了,更是伤心,握着蜀葵的手细细jiāo代了半日。
傍晚,一行车马在身穿甲胄的骑兵的扈卫下,逶迤出了平王府正门,往甘州东门而去。
蜀葵带着素兰和善睐坐在宽大舒适的红锦檀香车内,听着辘辘车声和哒哒马蹄声,离开了她呆了一年却始终没有机会去见识的甘州城,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历险。
七月初一,驻守西北边陲的平王赵曦一行人抵达京城西郊长亭,与前来迎接的蔡府众人会合。
作为平王赵曦的外家,蔡太尉的四个儿子倾巢而出,迎接四年未曾进京的平王赵曦。
赵曦婉拒了舅舅们的盛qíng邀请,命林贞护送着行李及女眷乘坐的红锦檀香车进城去他在长宁坊的宅子,自己预备进宫面圣。
林贞带着士兵护送着行李和马车进了京城西城门,直奔距离皇宫不远的长宁坊,拐入了一个僻静的小巷,直接进了小巷深处一个颇为朴素的宅邸,驶入了高木森森的院子。
林贞吩咐小厮在前院看着士兵们搬取行李,自己却引着蜀葵乘坐的红锦檀香车驶到了内院的月亮门前。
善睐先跳下了车,笑嘻嘻扶了蜀葵下来:“蜀葵姐姐,这就是咱们王爷在京城的宅邸呢!”
蜀葵笑着伸手扶着落在后面的素兰下了车,一转身才发现廖妈妈正带着两个媳妇迎了出来,忙屈膝行礼:“妈妈提前来了?”
廖妈妈是半个月前赶到京城的,她奉了王爷之命,提前过来收拾整理王爷在长宁坊的这座宅子。
见蜀葵带着两个小丫鬟给自己行礼,廖妈妈忙上前扶起了蜀葵:“蜀葵姑娘何必多礼!”
又看向林贞:“阿贞,王爷呢?”
林贞拱手施了个礼,微笑道:“廖妈妈,王爷进宫面圣去了!”
又道:“廖妈妈,这边jiāo给您老人家,我去前院忙去!”
廖妈妈抬手在他肩膀上排了一下,笑着道:“去吧去吧,这边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