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一阁戏台,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戏台,上层是用作看戏的楼阁,下层则是戏剧表演之地。又因纯一阁戏台四面环水,水中满植荷花,故而又名水座。每当夏日的微风徐徐chuī拂时,有阵阵荷花的芬芳扑鼻而来,置身戏台不觉凉慡宜人。
德珍轻步行在朱漆阶梯上,犹感整座戏台沉浸于荷露清风之际,她已登上了二楼看戏台。
此时,看戏台除了正北面的五位雅座上空空如也,东西两面的雅座上却已坐满了恭候的嫔妃。她们一见佟妃上了阁楼,忙俯身行礼,口中齐齐道:“佟妃娘娘金安。”
佟妃走向正北面右侧的翟座上坐定,方含笑地看向一众妃嫔道:“妹妹们来得可早,平身吧!”
一阵叮当环佩之响后,众妃才一一按身份位次归坐。
德珍立在佟妃的宝座后,目之所及,可将整个戏台尽收眼底。
这样的目视之下,心中虽早已有底,德珍仍不免有些震惊。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佟妃在宫中的地位,不但可以与御座同坐一处,更可以傲视群妃。
而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除佟妃以外的妃嫔,让她难压心中的好奇,趁着所站位置的优势,不着痕迹的端量起众妃。
东西两面的阁楼间,各设有五位雅座,总共坐着十位妃嫔。她们十人个个都是出挑的美人儿,目光粗略的一眼瞥去,一时倒难以区分她们的高下。不过以周身气派而言,坐在西面首、次位的两位妃嫔,应该就是荣、惠二妃。
荣妃和惠妃分别是皇长子与皇三子的生母,皆居于正殿,掌一宫事宜,德珍下意识地对这二人多看了几眼。
坐在首位的女子,大约二十四五的样子,容貌秀雅脱俗,目光温柔似水,举止落落大方,周身散发着一股从容与淡定;只不过在她jīng致的面容上,唯一让人略略感慨的是,不解她眉宇间为何会萦绕着丝丝哀愁。
坐在次位的女子,有着与前者截然不同的气韵。她也是二十四五的样子,一双微微向上翘的凤眼,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妩媚,再配上一张艳似桃花的面容,微厚的红唇,端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美丽女子!只是这女子美艳是美艳,可她斜睨着看人的目光,略抬高的下颌,让她看起来有些盛气凌人,不易亲近。
甫看到这里,德珍不由蹙了蹙眉,就听那位容色艳丽的女子,掩扇一笑,道:“哟!佟妃娘娘身边的宫女们,一个比一个姿色过人,就不知哪一个才是皇上新纳的玉答应?”声音呖呖如莺啼。
———
西苑:明清两代的皇室御园,是皇帝后妃避暑之地,建立北京城内紫禁城西侧。
五毒花:石榴花、菖蒲、老虎花等都属于。专用于端午戴着的。
*
ps:这一章描写的太多了(下章没),没啥子剧qíng,俺不喜欢这些描写,感觉大家也不喜欢看这类吧。
惯常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了!
☆、第二十六章 端阳看戏(二)
这话显然是明知故问。
在场所有人无一不知,宫女一律不许穿红衣。簇拥在佟妃身边的人,只有玉玲一人穿粉衣,并坐在一个绣墩上。如此明显的不同处,又怎会分辨不出人来?而之所有会这样问,无疑是暗讽玉玲的宫女出身。
德珍如是想到,不由瞟向玉玲。
玉玲已涨红了脸,看了眼说话的女子,就低低地垂着头,手死搅着宫扇坠子。
佟妃仿佛没听出话中的讽刺,一边随意地摇着宫扇,一边对玉玲和颜悦色,道:“玉答应,这位是大阿哥的额娘惠妃,你起来给她见个礼吧。”说完,复又看向惠妃笑容可掬道:“惠妹妹,这就是皇上新纳的玉答应。”
原来这容貌艳丽的女子,就是皇长子的生母惠妃,难怪她隐有一股盛气凌人之势……如此一来,先前那名气质出众的女子,应该是刚生下皇三子的荣妃吧……
德珍暗暗思忖着,玉玲就已依言起身,向惠妃屈膝福身,声音婉转悦耳,道:“惠妃娘娘万福。”
惠妃像没听见般,也没让玉玲起身,就摇着扇子朝荣妃凑过去,吟吟含笑道:“荣妃姐姐,皇上五日前曾对妹妹说,他新纳的玉答应和妹妹声音相似,就像huáng莺一样清清脆脆的,姐姐听着可觉相似?”
荣妃微微一笑,淡去眉间缕缕哀愁,对惠妃笑嗔道:“大阿哥都四岁了,你这个做额娘的还和新人拈酸吃醋!这有谁不知道,皇上可是亲口赞过咱们的惠妃娘娘,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